學生對於「現在正在努力自救」的天災難民最有同理心,

也最願意伸出援手或捐款幫忙。

 

 

 

A國國內大水壩因為設計不良,建築失當,如今水壩破裂而釀成水患,A國人民苦不堪言;

B國則是遇上超強颱風,降下百年一見超級大豪雨,同樣也面臨水患,B國人民也苦不堪言,兩相比較下,你會比較想幫助A國人民還是B國人民?



這不是無聊的心理測驗。

 

Christian Jarrett根據Hanna Zagefka等人的研究,在BPS Research Digest Blog上發表了一篇部落格討論這個有趣且實際的問題;

透過設計情境跟實際操作等方式,Zagefka發現人們傾向於認為人禍底下的難民更該為自己遇到的困境負責,

而且也認為遭逢人禍的難民比較不那麼「自立自強」,因此更不願意伸出援手。研究中曾調查200名學生對南亞大海嘯跟達富爾衝突的捐款幫助意願,

大部分的學生傾向於捐錢給南亞大海嘯的災民,而不願意幫助達富爾衝突下的難民,正是因為達富爾衝突被認為是人禍,也使得學生感覺達富爾難民該為自己負責。



另外,研究透過設計情境的方式作另一波調查,藉由調整不同災難下「難民該被怪罪的程度」,

發現學生對於「現在正在努力自救」的天災難民最有同理心,也最願意伸出援手或捐款幫忙。

 

然而我們也知道,並不是人禍底下的難民都該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擔上完全責任,

而他們自救的努力也不會比天災災民來得少,但是研究卻發現人們的確會預先假設,認為人禍難民「比較不值得幫忙」。



這研究給了NGO跟公益組織很重要的啟發:

在設計募款跟請求援助的訊息跟宣傳行動時,

切記要將難民與釀成人禍者「無關」的中立特質講清楚,

並且明白說出難民們正在努力自救,試著重新站起來。

過去有許多募款宣傳將難民描述為「被動的」、「無助的」,以為這樣可以讓人們動惻隱之心,但如今看來,可能剛好是反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