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6YpKWckZ6VqQ.gif  

希望各位能藉本文回顧這一年的的學習,

讓所學的知識能整理消化,成為自己的"經驗"

 

 

 

 

 

 

 

認知失真的十種現象
http://ihatethisweb.net
認知失真就是歪曲事實、喪失了客觀性的不合理性,它是不健康 心理的導火線。 

以下文章節錄自:http://ihatethisweb.net/read.php?id=572&true=bf7f645c0623a3c5d461d251339e5c9b

 

 

由於抑郁心理而形成認知失真的十種現象:

 

 

(一)放大化   

有位青年想與女友約會,結果汽車久候不至,他憤然道:「我無 法容忍這件事,這個世界糟透了。」

這不就是一個典型的放大化嗎? 只能說,不能按時與女友約會,這件事不盡如人意,但也不是無法挽回的,更談不上整個世界糟透了。

其實,等汽車也許只有1O分鐘,但 他感到很長很長。如果不是赴約會,而是在與女友親密交談,即使是 一個小時,他也會覺得約會的時間太短。   


這就是所謂的"訊號放大症"

因為自己過度在意某件事情,就會將問題"放大"到極致,

明明本來只是很小的跡象,卻可以轉變為世界末日,通常也會牽拖到其他事物上。

我自己以前也曾經經歷過類似的感覺,認為交不到女友就像是抽離了"希望"一樣痛苦...

 

 

(二)疑心病   

凡有疑心病的人,總是虛構一些因果關係去解釋別人爲什麽會有 這樣的舉止言談。

例如,有位教師上課時發現,有一名學生打瞌睡, 竟得出這樣的推論:「看來,我的確是個不受歡迎的教師。」

據了解,這個學生前晚熬了夜。又如,有位婦女見到別人小聲交談,就認 爲是在議論她。   

 

我之前寫過 - "想太多症候群"

缺乏自信的人,過度依賴他人的看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又因為無法確實了解他人想法,更容易陷入自我的幻想情節。

 

 

(三)爭公平   

具有講公平心理的人,要求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應該是公平的, 每個人都應當享受同樣的待遇。

其實,世界不可能是絕對公平的,人 吃雞,雞吃蟲,蟲吃草,這公平嗎?企求絕對公平的結果,總是抱怨 世界的不公平,忌恨比自己強的人。  

 

我常說的"被害者思維 -妖魔化"

失敗者為了撫平自己內心的不滿,

習慣於將一切問題推給外界因素,特別是"他人"耍賤

例如交不到女友的阿宅,要嘛怪"壞人"太可惡,要嘛怪女人太機車。

 

 

 

(四)應該論   

許多人的情緒被「應該式」所操縱。例如如果我對某人好,他就 應該對我表示感謝,如果我爲某事努力工作,就應該獲得成功,

否則,就要憂郁寡歡,這種人總是認爲自己有資格立刻得到自己想得到 的一切。實際上,這只是幻想。  

 

大多數有"太監症候群"的人,

都會一廂情願的認為女生應該有所回應。

最後往往事與願違,因此產生了更多的仇恨,加入去死團。

根本的問題出自於廢物好人們不願意面對問題,了解到底該如何"吸引"... 

 

(五)貼標籤   

人在憤怒時,最常發生的感情變形,是給他人「貼標籤」。

例 如:「品質惡劣」、「落井下石」、「蠢驢」等等,這樣一來,看不到對方的任何優點,只能從標籤出發來對待人,從而造成彼此 之間相互仇視的態勢。   

 

我在"意識洗腦"一文中有敘述過,

欲求不滿的人特別喜歡給對造貼標籤,

藉著把對方貶低以獲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與滿足。

這與前面妖魔化的狀態是雙胞胎,通常不公平的訴求都會與貼標籤一起進行。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世界上會有所謂"好人、壞人"的二分法被泛用至今了。

 

(六)依賴癖   

有的人依賴異性,有的入依賴父母,有的人依賴子女。一旦離開 他人,便無法支撐起自己的情感生活。

這種情感的依附性,使人注定 會生活在對孤獨的極度恐懼之中。離開這種情感陷阱的最好辦法是要 人格獨立。   

 

我在"如何確保他人不知上進"一文中,

分享了身邊血淋淋的故事,這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常態現象。

現今少子化的因素,每個孩子都是寶貝,因而常發生"過度保護"的狀況。

因此,很多"媽寶"應運而生,缺乏生存經驗、社交技能的啃老族,成為未來的隱憂。

 

(七)尋讚許   

許多人把獲得他人的讚許,作爲自己的一種強大的支配力量。一旦別人不再施捨讚許,就會變得一無所有,就會覺得自己一錢不值。

尋讚許者的錯誤在於,把別人的讚許做爲衡量真理的唯一標准,其實 質是:「不相信自己。」   

 

就像前面說的,

沒自信的人會更需要從外界獲得"支持"

一方面過度在意他人看法,希望被稱讚又怕被挖苦,

這種人其實活得很辛苦,也容易被冠上"沒主見"的失敗者稱號。

女人潛意識都希望另一半"有擔當",連自己都不相信的男人當然就不容易被青睞。

 

(八)至善迷   

至善狂要求自己或別人的所作所爲一定要十全十美,盡善盡美, 到頭來,卻使自己或別人變得無法接受。

完美無缺在這個世界上是根 本找不到的。人的感覺一旦陷入這種絕對化的境地,就會與現實撞車,就會泛起一種幻滅感。   

 

最近剛過世的"價伯斯"也被世人稱為"完美主義者"

追求完美主義究竟是好是壞,其實很難定義。

唯獨這類"完美主義"若成為意識形態的時候,

往往就淪為一種"失敗者的幻想",成為"阿Q精神"的代表

許多失敗者非真正追求完美,而是趁著對方拒絕自己之前,就先拒絕全世界來自我滿足。

(例如永遠都有阿宅追求處女情結"越級打怪",就是很典型的範例)

 

 

(九)自封心   

具有自封心的人,總是借口秉性難易,不願再改變自己,發展自己。

例如,「我這個人特愛沖動,這輩子無法改了。」仔細一想,他 這是先給自己扣個帽子,然後,在大帽底下開了小差。其實是害怕約 束自己,企求原諒自己。   

 

俗稱"自封烈士行為"

簡單來說就是找個藉口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藉由這樣的自我催眠,來逃避必須面對的現實。

許多交不到女朋友的人,最後都會自己說服自己這是"擇善固執",找不到工作的人也會說自己是璞玉...

伴隨著這樣病態的堅持,更加不願意自我改變,結局可想而知,當然就是落得失敗的下場。

(也可以看看這篇"鬼打牆症候群",也是一個不願意面對問題的經典案例)

 

(十)內疚狂   

分的內疚是一種畸形責任感,總是主動承擔本來不是自己的責 任。

例如,有位婦人認爲:「我對女兒的離婚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爲我沒有同女婿好好談談。」

這種負罪感,使她經常在心緒不寧的 情緒下生活,似乎女兒離婚,完全是她的過失。這種心情自然是於身 體極有害的。

 

例如這篇"回憶的騙局"

這些自願承擔本不屬於自己責任的人,

表面上看來貌似很偉大,實際上不過是在掩飾自己內心想被重視的欲求罷了...

藉由刻意將無法改變的歷史跟自己強化連結,希望增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價值。

例如很多"廢物好人",都喜歡把暗戀對象的情緒攬在自己身上,嘴巴上是說"關心對方的心情",實際目的不用多說吧?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