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6-07_030533  

有些人好像生來就是winner,做什麼事都很成功,

而另外一些人則一直很無助,好像這輩子注定是個loser!





原文:

轉個念頭,您也可以變成人生勝利組

 

Carol Dweck非常痴迷於對「失敗」的研究。你知道的,有些人好像生來就是winner,做什麼事都很順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則一直很無助,好像這輩子注定是個loser。Dweck也發現了這一點,而且,她還下定決心要找到其中的原因。於是,她開始觀察小孩子,並企圖從兩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問題的答案。

1978年,Dweck跟Carol Diener一起做了一項研究。她給小朋友出了不同難度的智力拼圖,並記錄了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的話語。

    很快地,那些無助的小朋友便開始責備自己,其中一個說道:「我覺得自己越來越迷惑了。”另外一個孩子則為自己辯解道:“我的記性一直不好。」

    但是,智力拼圖還是被源源不斷地拋給了這些小朋友,而且越變越難。「現在一點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們的抗議沒用,Dweck還是不斷地向他們拋出難題。

    最後,這些孩子終於受不了了,他們堅持說:「我放棄了。」接著,他們就開始討論起別的話題,想藉此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剛才猛烈的智力拼圖轟炸中解救出來。「這個週末有一個才藝展示,我會扮演秀蘭鄧波兒。」其中一個女孩說道。但即便是這樣,Dweck還是不肯罷手,她給他們拋出了更難的題目。

    這個時候,你猜發生了什麼?這些孩子開始慌了,他們表現得好像自己一開始就沒有努力答題一樣,以企圖掩蓋自己的失敗。在一個案例中,有一個小男孩已經被多次告知自己的答案——棕色,是錯誤的,但他還總是要選這個錯誤的答案,而且嘴裡還振振有詞:「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蛋糕。」

這樣的結果也許並不令人吃驚。假如你曾經試過跟一群小孩玩過一局遊戲,你可能就看過他們做這樣的傻事,而且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將拼圖扔到地上)。

但是,真正讓Dweck震驚的——並由此改變了她的整個職業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做法。她甚至在後來這樣寫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榜樣,這些榜樣在你人生的關鍵時刻為你指明了方向。」「這些孩子就是我的榜樣。他們顯然知道一些連我都不知道的東西,但我下定決心要弄明白。」

Dweck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正如很多成年人一樣,假如Dweck自己碰到了上面的情形,她會學著把自己的沮喪和憤怒隱藏起來,然後禮貌地答道:「我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還要玩下去。」而不是像上面的孩子一樣,開始翻臉不認人。她以為,那些成功的孩子會跟她表現得一樣,他們有處理失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被它打敗。

    但是,事實跟她想得非常不一樣。那些成功的孩子不僅僅能夠接受失敗,而且他們還非常喜歡失敗。當智力拼圖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開始責難自己;他們會舔舔自己的嘴唇,然後說道:「我喜歡接受挑戰。」「題目變得越難,我就應該越努力地嘗試。」

    當題目變得越來越難的時候,這些孩子們並沒有抱怨遊戲變得不好玩,相反地,他們還會給自己非常積極的心理暗示,說:「差一點點我就能做出來了。 」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出來了,我還可以再成功一次。」還有一個孩子,當他被給到一個非常非常難,幾乎就不可能解出來的題目時,他也只是抬起頭看看實驗者,然後說道:「你知道的,我還想著你能給我點線索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Dweck發現,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差異在於思維模式。Dweck先前一直以為:「一個人的素質是一成不變的。你要嘛聰明,要嘛就不聰明。假如你失敗了,那就說明你不聰明。」這也是為什麼,當那些無助的孩子開始失敗的時候,他們就無法接受現實了——因為失敗剛好提醒了他們,他們弱爆了(自己是那麼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記性是如此不好)。在這種情況下,遊戲當然也就變得不好玩了——誰會願意被時時提醒自己是一個loser呢?也難怪他們會開始轉移話題。Dweck將這種想法,即認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整個世界就是由一個個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測試組成的想法,稱為「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觀念恰恰相反,他們會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而這個世界上也充滿了那些幫助你去學習,去成長的有趣的挑戰。Dweck將其稱為「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在碰到更難的智力拼圖時會那麼興奮——因為那些簡單的題目不具有挑戰性,他們從中也學不到任何東西。但是那些難題就不一樣了。這些題簡直太棒了——可以讓他們發展一個新的技能,或者征服一個新的問題。而在後面的一些實驗中,甚至有一些孩子要求將題目帶回家,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花更多的時間研究答案。


然後,一個七年級的孩子還這樣跟她解釋道:

    “我覺得智力這東西需要你自己去爭取…而不是你坐享其成的…假如不能確定答案,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會舉手,但是我會經常舉手。因為,假如我的答案錯了,我的錯誤就可以被糾正過來。或者,我還會舉手問道:'這事我不明白,你能幫幫我嗎?'這樣的話,我的智力就能不斷提高。”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證明你自己有多棒。努力是一個不好的預兆——假如你需要努力嘗試,還要不斷地問問題,那顯然說明你不夠優秀。而當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時,他們就會想著重複它,以顯示自己對這東西有多麼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看來,成功來源於成長,而這當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為只有努力你才會成長。當你對某件事情已經非常擅長的時候,你就會把它放在一邊,並繼續找那些更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這樣你才能持續成長。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在自己不犯錯誤的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而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在自己為某件事苦苦掙扎,並最終找到解決方案時覺得自己很聰明。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前者會埋怨整個世界,而後者會想著改變自己。前者會害怕非常努力地去嘗試,因為一旦他們失敗了,就說明他們是一個loser,而後者永遠不會懼怕嘗試。

而且,隨著Dweck對研究的持續展開,她還在各個領域發現了上面的這種差異。在人際關係中,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尋找那些讓他們變得更好的伴侶,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則只願意找那些允許自己停滯不前的人(而一旦雙方之間有什麼衝突,就會演變成非常可怕的爭鬥)。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CEO會不斷地尋找新的產品,並不斷地尋找優化的方法,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CEO就會縮減研發經費,然後希望從舊有的成功產品中擠出新的利潤。即便是在運動領域,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運動員都會通過不斷地訓練讓自己越變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運動員則會將自己不斷萎縮的技能歸罪於周圍所有的人。

不僅如此,Dweck還發現,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預——比如說告訴學生做得很好,而且,不是因為他們很聰明,而是因為他們在很努力地嘗試,諸如此類的做法影響非常大。而隨著投入的加大,她還發現自己可以將那些原本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改變成積極的,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

而她自己也改變了——從一個總是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以證明自己有多麼聰明的思維定勢者變成了一個尋找新的挑戰的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這很困難:「因為我開始承擔更多的風險了。有的時候,我會回頭看看,看看自己犯下的所有錯誤,遇到的所有挫折,然後,我會覺得非常痛苦(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這時候你真想一頭從這種狀態中衝出去,然後往自己的臉上貼一層金。」但是,她最終抵擋住了這個誘惑,並成為了一名業內領先的心理學家。

 

----------------------------------------------

版主案:

 

看完這篇文章,

其實就是在說明,

"積極努力的人更容易成功"

"消極、自欺欺人的人容易失敗"

(好吧,科學家喜歡用一堆研究論文包裝普通人的常識、概念)

 

也許作者最後對研究結果很"樂觀",

因為他說"人可以改變思維、只要用對方是、就像自己的改變一樣"

 

但我個人看完研究之後,

其實還滿悲觀的認為,

本文可能擁有兩個結論-

 

1 思考方式確實是天生的,且從小就開始顯露端倪。

   更重要的是,要改變這樣的天生結構,難上加難。(原因在後)

 

2 本文作者其實一直都是限制性思維的人沒變過,

    而本研究最偉大的結論是,要讓天生就不積極的人變成積極,就激勵他們、讓他們自欺欺人吧!

    (激勵課程就是一絕,請參考 激勵洗腦課程 - 原理分析)

 

1

5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