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29_20130208.600_248  

這次狂想的主題是 -

如何開一家兼具斂財功能的彩券行...

 

 

 

 

繼之前分享過關於雞排店、飲料店的惡搞計畫,

最近又在"買彩券"的時候猛然想到另外一個有趣的經營方式...

(當然,以下分享純屬惡搞,若有人真的照做卻沒有賺大錢,請不要來找我。)

 

經濟學上有一個開店的邏輯,

叫做"群聚效應",也就是說某些同質或不同種類的店,

開在一起當鄰居的話,所造成的來客數量會有加乘效益。

 

有個笑話是這樣說,

猶太人 與 台灣人的經營哲學 -

猶太人在一個偏遠的地方開了一家加油站,

後來發現還滿多車子過來加油,下一步就會開便利商店,

接著這邊變成了休息區,又可以增加其他各種不同的商店,最後變成購物中心。

 

而台灣人則是一加加油站發現很多人來有獲利,

下一步就是開第二家加油站、第三家、第四家,

直到市場飽和,降價促銷,最後看誰先撐不下去倒閉。

 

這故事告訴我們的啟示,

某些有關連的東西、必需品只要能相互連結,

確實可以打動更多消費者的慾望,造成良性循環。

 

那"彩券行"與"財神廟"可能就算是有關連的加乘手段,

我們試著推測一下這樣的可能性。

 

當你去財神廟拜拜,

目的原本就只是單純"求財運",

拜完之後發現隔壁就有彩券行,是否會想要買一張來"好彩頭"?

我想大多數人(包含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反正來都來了。

 

反過來看,

如果你原本的目的只是"買彩券",

買完之後發現隔壁有財神廟,

是否會想去沾沾喜氣,祈求幸運中獎?

要是我自己,基本上答案也是肯定的。

 

更深一層來看,

無論你是先拜拜後買彩券,

或是先買彩券之後才拜拜,

要是彩券幸運中獎,是不是都會歸因於" X! 這財神廟好靈驗!"?

 

只要有任何一張高額獎券從這家彩券行開出來,

是否所有消費者都會產生"一定是因為有保佑"的聯想?

 

從媒體行銷的角度來看,

只要這個地方同時有彩券行與財神廟,

一旦開出高額彩金,就非常有大做文章的價值,

若還能多掰一個故事,例如說彩券行老闆昨晚被託夢之類的,

肯定之後無論是彩券行、還是財神廟都開始香火鼎盛,絡繹不絕。

 

然而單純就機率的角度,

全台灣幾乎每一家彩券行都很多機會開到頭彩,

也許跟有沒有拜拜毫無關係,只不過就是機率而已,

不過套上了這些"神話"故事,就是同時給兩加營利事業帶來知名度了。

 

下一步呢?

要是有其他彩券行也開隔壁怎辦?

事實上我覺得這反而是件好事,

因為彩券行不過就是個等哪天開頭獎的幌子,

真正會讓人賺大錢的,或許是香火鼎盛的財神廟啊!

(換言之,新開的彩券行要是開出頭彩,一樣是財神廟賺錢)

 

別忘記,根據拜拜的規矩,

還有"還願"這種穩賺不賠的心理暗示。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