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戶「賣命」的經營模式,

一直是台灣公司引以為傲的...

 

 

 

 

 

 

【沒有人要你把命都賣了】

多年前某個晚上,

我看到業務團隊一位認真的同事還在加班,便走過去和他聊了一會兒。



從他整理客戶名片的用心,還有面對堆積如山文件的耐心與學習態度,

我好像看見第一次接觸業務工作的自己。熱忱的影響力很大,

它讓我們面對客戶時的恐懼、挫折變得微不足道,也讓人在疲累的加班時間可以苦中作樂。



但是,從他身上我也看到,自己曾經有的盲點。

我問他,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經常在半夜發e-mail

(我是那個在c.c.欄位的人),還有放棄休假來公司加班,這麼拼命,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工作的關係。



他毫不猶豫的回答我:「就是為公司、為客戶賣命。」


我並不是倚老賣老的人,當時所處的公司也沒有權威型的組織文化。

所以我很確定,這是他不經修飾、真實的想法,而不是應付主管的場面話。



沉思了許多,我非常誠懇卻也語重心長的告訴他:「這會是你失去競爭力的原因。」

他不可置信的看著我,甚至認為我在開玩笑。在身心俱疲的加班時間,這肯定是很難笑的笑話。



當然,那真的沒有開玩笑的成分。

當我第一次在台灣招待美國來的客戶,

對方是研發部門的主管,在通訊領域有二十年的專業經驗。

但是他對產業鏈的了解並不是很廣泛,也是第一次造訪台灣。

我向他介紹台灣的電子代工王國,還有當時高股票、高分紅的「科技新貴」,都令他頻頻點頭、稱讚台灣的成就。



但是當他聽到許多科技大廠,

晚上十點仍然燈火通明的辦公室文化(主管和同事都沒走,我也不走),

立刻皺起眉頭,非常嚴肅的問我:「這樣的企業怎麼會有幸福的員工?怎麼會有競爭力?」



當時的我,對台灣電子業的商業模式習以為常,

我真的沒有認為「幸福員工」與「企業競爭力」一定得劃上等號。

而我自己過了好幾年拼命三郎的生活,我知道我越「賣命」,企業應該是越有競爭力,從來沒有懷疑過。



至於因為賣命所犧牲的個人生活品質,以及這樣的步調可以維持多久,

我沒有認真想過。我只知道,拼了命工作得到十足肯定,而牆上的公司標語也是寫著永續經營。



然而這幾年來的產業發展,給了我們一些答案。

一支iPhone手機,出「腦力」的蘋果公司賺200美元,

出「勞力」的台灣代工廠賺2美元,這是毛利率保三(3%)、保四(4%)的台灣電子業寫照。

不計代價拼到極限的模式能不能長久,就像奮不顧身賣命的工作方式能不能長久,是一樣的問題。



賈伯斯曾說:「人才的”質量”比”數量”重要。」

歐美企業的確不擅長用軍事化方式,

把人力當成「效率流程」的一部分來「大量」管理,而是創造一個激發熱情的環境。

因為「熱情」這個字和「人」密不可分,也就理所當然的重視人性價值。



施振榮先生提出「微笑曲線」的時間是1992年,也就是二十年前。

不曉得二十年前聽聞「微笑曲線」的企業主,是不是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竟然有一個理論,叫我們不要依賴那些數量、金額龐大的代工訂單?

為客戶「賣命」的經營模式,一直是台灣公司引以為傲的。



在辦公室用爆肝換來高收入,並得到「台灣人24小時待命」的「美名」;

在工廠則是把員工、軟硬體的生產力發揮到極限,

然後象徵性放一些健身器材,要員工好好照顧健康。

這些企業把「對外」競爭力最大化的過程,「對內」的人性元素,沒有人真的關心過。



最諷刺的是,誰該為這個「默不關心」負最大的責任?

恐怕不是客戶,而是自動把「幸福的員工」和「企業競爭力」視為兩件事的我們。

不只是資方,就連許多弱勢的勞方也視為理所當然。



亞洲在品牌價值、商業創新的觀念,逐漸跟上歐美腳步的同時,

不就學習到:需要「賣命」的產業,不值得永續經營;

而那些可以永續經營的產業,不會需要「賣命」嗎?



如果一個工作者把自己的命都賣給公司、賣給客戶,

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當然會失去獨立思考、開放創新的能力。

到頭來,只好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代工」。



從這位賣命同事的辦公桌,

我們就這樣話題繞了一大圈聊到產業觀察,

以及我從一位國外研發主管一句話得到的啟發。

單一個人對產業的影響力有限,但是我們都可以決定自己的工作方式。

 

努力絕對是必要的,

但是讓自己有平衡的身心,也是重要的一門課。

要你賣命的公司,通常不值得你待;值得你待的公司,不會要你賣命。



(文:吳育宏/ 原文刊登於【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2012年12月3日)

 

 

-----------------------------

版主案:

 

個人非常喜歡這篇文章,

尤其在辦公室的環境中,

我們往往把"加班到死"當成是努力、績效的代稱,

在許多公司裡面,好像也是對於部門忠誠的一個表象。

 

"加班"的文化,

如果從生產線的角度看,

一條龍式的方法,時間確實等於"產出",

就好像機器,自動的產出麵包,開越久、產越多,

對於機器而言,時間等於產出,除非機器壞了或沒有原料,否則開越久越好。

(對岸有些工廠,三班制,24HR生產線可以不斷的利用,非常有效率)

 

但如果同樣的道理拿到"動腦"的公司呢?

 

我一小時可以做一份企劃案,

給我十個小時是否可以做十份不同的企劃?

大家開會討論一小時可以想到一個點子,

連續開會八小時,是否就會有八個點子產出?

 

很顯然,

創意、動腦的產業裡面,

如同漫畫家、小說家時常要外出取材,

真正的動力來源在於靈感,而非關起來瘋狂的寫作。

 

要是一家公司只是要求"時間越長越好"

通常就代表這家公司要嘛就是代工產業,

若是動腦產業那就慘了,代表員工們勞心又勞力,

像是以前大工作的某大公關廣告集團,

幾乎每個主管沒幾個月就"身體搞壞了"而離職閃人。

 

以上兩種狀況都很不妙-

代工產業的員工就像是機器人,

假若哪天壞掉了,老闆當然趕緊找替代品。

可惜老闆也無法真的躺著輕鬆賺,每年毛利都被壓低,

若有其他家工廠更便宜、人事成本更低,業主就"轉單"去了,

還不包含大額資金與設備、廠房的壓力,死的成本,容易逼死人。

 

動腦產業就更可怕了,

人家說這種公司是"人才培育機構"

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科技尖端的創造者"

但進到公司以後,員工們還沒鍛鍊成為人才,

身體、心理就先被各種因素給弄壞,還沒成材就先掛一半,

這種況狀下的現實就是流動率高、長期而言又傷害國民健康,

業主整天光是愁著留住員工、找尋人才就焦頭爛額,也不好賺。

 

可惜這樣的狀況在台灣各產業稀鬆平常,

要如何去改變這個問題,讓台灣不只是脫離"只會代工"的魔咒,

且還要真正能建立起創意產業、研發產業的優勢,尚須長期的努力。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