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_phpvZp32y  

看到以下兩個新聞標題,哪個吸引你:

"白沙灣舉辦比基尼派對,年輕人最愛!"

"比基尼趴上因正妹過度裸露,遭婦女團體痛批!"

 

 

 

 

 

 

要是你主辦一個派對活動,

行銷上你會有兩個選擇,

可以花幾十萬請公關公司舉辦記者會,

消費者知道這是業者的營利活動,但總有人會被吸引。

 

也可以一毛都不花,

(省下來請更多辣妹!?)

讓"意識形態團體"幫你一個小忙,

借力使力,製造出比前項更"可怕"的廣告效益。

 

請先看這個新聞:

怎不男性丁字褲之夜?婦團抗議 北市停辦比基尼之夜

 

為何不是「男性丁字褲之夜」?

婦女團體5日抗議台北市游泳池推出比基尼之夜,

是物化、消費女性身體;台北市政府澄清表示,絕無物化歧視,決定停辦。



台北市青年公園游泳池2日宣布,暑假期間的每週三下午5時以後將推出「比基尼之夜」,

只要穿著比基尼的女性就可享免費優待,歡迎淑女們不吝秀出好身材;

婦女團體5日對此表達抗議,批評這是物化、消費女性身體。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上午召開「『比基尼之夜』看似免費反被消費』」記者會,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說,台北市有游泳池暑期每週三「女性比基尼之夜」,

為什麼不是「男性丁字褲之夜、為何不是提供阿公、阿嬤帶孫子的免費優惠」,

這種免費措施對於不喜歡展露身體或年長的女性不友善。



台北市女權促進會理事陳怡君批評促銷方案是想像力匱乏與行銷怠惰,

把泳池夜店化。婦女團體對於利用社會對女體的偷窺心理,物化、消費女性身體,對此表達抗議。



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主任秘書藍舒凡表示,

青年公園游泳池舉辦這項活動,純粹是針對女性優惠活動,

絕無物化、歧視之意,但顧慮外界對此觀感不佳,已決定停辦。



青年公園游泳池占地6000平方公尺,

是台北市少有的大型室內、外泳池,還包括戶外泳池、

不規則池(含滑水道)、兒童池等,周圍綠樹環繞,受民眾喜愛。



另外有一處水上樂園標榜「穿三片三角形,入場只要100元」、

「穿比基尼入場只要100元,再送100元餐飲抵用券」,

婦女團體也呼籲這家水上樂園應停止歧視、剝削女性,

應以公平、合理、普及式的優惠方案,提供闔家休閒去處,不應把泳池變成比較身材的地方。



-----------------------------------------------------------

版主案:

 

你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

雖然你看到"真愛立約"粉絲團論點很詭異,但還是很愛追蹤...

雖然你很務實、重視效果,但還是莫名的會關注文青的發言.......

(附註: 真愛立約粉絲團後來因大量封鎖所有反對者,導致討論度下降)

 

意識形態的操作裡面,

最強大、有效的模式就是"對立",

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今天"選舉時還有人會提國籍、省籍議題一樣,

一流的行銷人不只是要會下媒體廣告,還要懂得從意識形態的根本去理解"對立"。

 

非常可惜的是,

估狗"對立行銷"、"意識形態行銷"這幾個字,

本站過往的文章竟然佔滿了第一頁,並不是我發的文章有內涵,

而是代表國內目前多數的廣告公司,仍然不重視這一塊、或是說根本不擅長,

反而僅有選舉的時候,厲害的政客特別會用這一招來博取選票,但也僅只於此。

 

"品牌塑造"的基本邏輯其實很單純,

賦予意識型態的同時,一定會切入分眾,

分眾成功後,勢必就會製造出一定程度的對立關係,

也許台灣至今還是代工為主,廣告公司自然也少著墨於這一塊。

 

"對立行銷"的概念,

與一般正規的廣告模式相反,

正常廣告就是針對"精準的消費族群"下廣告,

這個邏輯並沒有錯,例如年輕人要買酷炫的摩托車,

廠商就會在"年輕人眾多"的網站、論壇下廣告,告訴你這台車很炫,

自然看到的族群很有可能會被吸引、因而想辦法掏錢購買這台機車。

 

然而"對立行銷"則是刻意從"對立面"著手,

例如先找到18歲年輕族群"最討厭"的特定對象,

假設是一個老古板的LKK好了,或是嚴格禁止改車、超速、飆車的傢伙,

只要他公開的呼籲- 年輕人最好不要買某台機車,超速只會讓自己死更快....

 

這時候"對立"效應就會立刻蔓延,

國際間有句真理" 有共同的敵人就是朋友"

所謂的敵人,就是塑造出這個對立,而既然年輕人和新車的共同敵人都是這LKK,

那麼心理上,年輕人和新車本身就會成為情感上同仇敵愾的"戰友",

更深一層說,此種對立方式,可算是"強迫連結",一般人完全在無意識中就被影響。

 

又或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類似的"正妹派對"說真的太多了,

多到我根本不會想要去關注、也無暇關注,

但每次莫名的只要哪個婦女團體上新聞來靠邀某特定派對,

我下意識的就會想要去搜尋、了解一下,到底是多麼"夯"的好康呢?

(話說我已經約好下週三去青年公園看一下,這活動還有沒有...,要報名請私信。)

 

又或者是王品本來就是"認為自己有高級品味"的人是主要客群,

就算戴老闆有意無意的"罵"到許多賺沒那麼多錢的年輕人,

然而對於他的主要消費這群而言,仍然一廂情願的認為王品更具有價值,

因為"自己"和那些"沒用的人"截然不同,甚至更希望在王品只會見到自己這種"有品味者",

如此一來,你真的認為戴勝益亂說話嗎? 王品業績真的會因為某些人的'拒吃"而下滑嗎? 別傻了。

(當時很多人都發起"拒吃王品活動",但很有趣的是,這些人原本一輩子大概也沒吃過幾次王品..)

 

歸結出這好用的公式-

產品 > 確認目標族群 > 找出目標族群對立意識形態 > 製造對立事件 > 置入性行銷 

 

中觀訓練 - 實際進行方式分享 (戴勝益時事討論)

中觀- 意識對立 與 創意思考

淺談"對立" VS "行善" - 善款與媒體的連結

 

題外話,很多人問我,

我既然身為媒體行銷公司的老闆,

為什麼要把很多"撇步"公開,豈非給競爭者更多資料嗎?

 

基本上我一點都不擔心,

最近蘋果就直擊某口碑行銷公司,

總之又是老梗,大概像這樣個結論-

寫手Out!拒絕不實口碑行銷 手機王5大撇步教學

 

台灣人的確都是一窩蜂,

現在流行口碑行銷、大家就跟著做,

廣告公司也跟著賣這樣的服務,因應時勢。

 

但"口碑行銷"本質上的KNOWHOW不是媒體採購,

而是意識型態的操作,理解人內心最底層的真實慾望、自卑、情緒感受甚至價值信仰,

這是一個更近乎哲學、心理學上的藝術領域,本身就需要極高的天分和洞察力與中觀思維,

外加數年的社群論壇深耕經驗、對鄉民口味的理解、外加各種不道德的實驗,隨便亂入根本只是搞壞品牌罷了。

 

舉個最基本的例子,

大家"理性上"都知道如何判斷真假,

但諸如之前"火鍋店碰到奧客"的新聞,

網友一廂情願的認為奧客太機車、支持該火鍋店老闆,

就是因為"對立"引發我們的情緒,有了情緒根本沒人還能理性思考。

 

有趣的是,

就算這整個事件本身根本不是真的,又有多少人理性呢?

 

用一句NLP名言作結-

"90%人類都是機器人,

輸入什麼樣的指令就有怎樣的反應,

就算自認唯有在思考,也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