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四年的親身經驗-

給新手老闆,10個嘔心瀝血的建議!

 

 

 

 

 

 

 

 

 

 

很多人問過我,開公司的一些心得,

其實我想"打完"這篇已經很久,

今夜猛獲得靈感,順勢就完成了這篇文章。

 

不僅是希望有更多朋友可以共同勉勵,

也希望大家看完以後能給我更多的回饋! 

 



一、資金確實到位

 

要開公司,就要有玩真的的心理準備,

既然要玩真的,多多少少還是要有些資金儲備。

很多新創公司都懷著"先開公司、再來慢慢存錢"的想法,

而後公司才剛成立,就立刻開始空轉,房租都繳不出來。

 

而"資金到位"的意義,

並不是說"要準備個幾百萬現金擺著"

建議至少是"半年的房租、人事費用"就可以了。

 

舉例而言,

半年的固定成本如果是三十萬,

那就準備三十萬放在銀行來"燒"吧!

 

要是整整半年過後,

你發現你還是"完全沒有"獲利或其他新的契機,

那就要好好考慮是否適合朝這方向繼續經營下去。

 

而我會把"資金到位"放第一項還有個主因,

當你"準備拿來燒"的資金已經準備好、存起來以後,

你就不容易隨便讓其他股東加進來,公司更能朝向既定目標前進。

 



二、慎選股東與合夥人

 

前面第一項提到,

一開始就要讓自己確認,到底要準備多少錢來燒,

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當你沒準備燒錢,公司就"定不下來"。

 

幾年前我創第一家公司的時候,

就是因為沒有"開公司要燒錢"的觀念,因而產生"反正誰加入都沒差"的錯覺,

以至於沒有考慮周詳就與人合夥,股份一人一半,利潤也是對拆,吃了大虧。

 

接下來談談股東合夥人部分,

我把它放在第二重要,因為這真的是創業的關鍵。

 

以下的建議不代表一切,

但我希望有後輩們看了之後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合夥人、股東一開始非常建議找自己的親人,

請大家再次理解一個概念,雖然兄弟亦可能鬩牆,

但至少自己的父母絕對是希望看到自己子女事業成功的。

 

創業之初,

我始終懷著"好的老闆應該用人唯才"的觀念。

 

我親眼見到很多很有實力的大老闆,

但是公司內的員工、老闆身邊的人能力都普普通通,

一開始我很無法理解,不是說用人唯才嗎? 難道是想省薪水?

但又不合理,如果真要省薪水,那直接砍掉冗員就好啦! 奇怪。

 

直到前輩跟我說,

經營公司,要謹慎的選擇合作對象,

一個厲害的夥伴也許能夠幫你一飛衝天,

但如果對方不是個"好人",往往公司也會一瞬間倒閉。

 

如果你自己有能力的話,

那一開始千萬不要求"衝、賺大錢",

寧遠選擇可靠、目標一致、能信任的夥伴,

就算對方能力差一點也無所謂,能力都可以培養,但人格不行。

 

更甚者,

一個厲害的老闆,就算身邊合作夥伴普普通通,

至少也能夠安穩的撐起一個"家",做長遠的生意。

 

商業界有句諺語-

"沒賺錢的時候都沒事,賺了點錢之後往往公司就鬧出問題"

其實我個人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算大家有能力也不用合夥,

反正現在開公司只要一萬多元就註冊完成,不妨各自成立公司,生意往來吧!

 

 

三、掌握 資金來源

 

如果家庭經濟許可,

讓自己父母成為股東、獲得資金乃是首選。

如果父母沒有辦法拿到足夠的資金,我會建議以下兩個方法。

 

第一,先不要創業,先瘋狂"存錢"。

我第一次創業是大學最後一年的時候,

但嚴格說來,最後一年的前兩年,我都在"累積資金"。

 

那時候雖然學校課業繁重,

但我每天仍然"堅持"工作八小時以上、且全年無休,

以至於現在你網路搜尋我的姓名,還會看到"兼五份工作"當年的新聞。

 

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半工半讀,只是我從來沒做過服務業或餐飲業,

一開始就是網拍跑單幫、做網路商場、幫mobile01站方寫分享文賺外快,

直到後來加入公關公司當工讀生、幫車友做到府洗車服務、到後面開演講。

 

同學都覺得我大概是窮到瘋掉才要接那麼多工作,

且我也沒有花什麼錢,拿到的薪水一概直接定存或買基金強迫儲蓄,

沒想到這樣存下來一年也能硬存個二、三十萬,做為日後的創業資本。

 

第二個方式就是青創貸款,請自行參考。

歡迎光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青年創業貸款

 

 

 



四、不需要"灌資本額"

 

創業初期,很多人都會說要把資本額灌高,

成立公司的時候才體面,或是才容易被人家相信,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以為,最後才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

 

灌高資本額普遍上來說有三個好處-

第一就是俗稱的"容易被其他公司信任",

第二則是某些政府標案,需要三百萬以上的資本額才有資格投標,

第三比較特殊,是說日後當其他公司要"收購"你的時候,可以談更好的條件。

 

從第一個開始說,

現在早就不流行用資本額來取信其他公司,

任何一個路上的會計師都知道,給他一點錢,

你要資本額三百、五百、一千萬都不是問題,大家早就不會上當了。

 

至於政府標案嘛...

如果你真的是新手老闆、開新創公司,

那最好不要先去想拿到好康、肥滋滋的標案來填口袋,

這個遊戲就連很多經驗豐富的老玩家都會失算,先花點時間學習、養人脈再說也不遲。

(更多的是,還沒接到標案,就被黃牛騙去一堆"規劃費用",得不償失)

 

第三,公司收購的優勢,

這確實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

尤其若你是個天才、又準備要創一個"台灣FB"這樣超強服務讓國外捧一億來買,

若你真可以做到如此,也不必擔心公司資本額有五十萬還是三百萬,不是嗎?

 

最後一定要提到灌資本額的幾個壞處,

新手老闆務必要注意,避免得不償失。

 

第一,賠償責任變大。

法律上所謂有限公司,乃是對資本額負責,

要是你膨風的結果,導致你根本無法賠的起,問題就很大了。

 

第二,借錢來灌資本額本身違法。

任何一個有良心的會計師都會跟你說,

資本額灌水是違法行為,負責人有刑責,

就算99%的機會都不會被查到,仍建議守法為上策!

 

第三,股東拆不清。

依法"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

可以主張"退股",可以把錢拿走。

要是當初資本額都是某人借來的,容易產生爭議。

 

總而言之,

公司法會這樣規定必定有它的道理,

在資本確實到位的前提下,一開始沒必要膨風。

 

 



五、別插"業務股"

 

華人許多老企業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

就是所謂的"業務股",其實就是俗稱乾股。

 

"乾股"在法律上嚴格說來不合法,

如同之前某民意代表收賄被抓包之後,

就爆出這位代表在一堆企業都有"插乾股"。

(就像私立學校請教育部的退休官員當門神一樣道理)

 

給"業務"插乾股最大的好處在於,

可以預期這個股東會為了公司利益多帶案子回來,

但同時也會有個問題,要是一個案子都沒帶回來呢?

 

尤其新創公司的時候,

市場定位尚未明朗,就算原本厲害的業務都可能業績掛零,

平常時候,面對業績掛零的業務,下個月不用來了,很簡單,

但當業務變成了股東,就演變成股東之間的糾紛,往往公司也會因而解散。

 

個人的建議是,新創公司一切單純化,

可以給幫忙牽線的人"高額"介紹費、業務獎金,

但千萬不要讓純業務也成為公司股東之一,避免爭端,

不妨老闆親自加入類似BNI、青商會、扶輪社之類的組織,搞不好效益更加。

 



六、專注累積口碑

 

幾乎每個月都會碰有有趣的事情,

都有"好幾年前"認識的朋友、合作過的業主突然打給我,

問我說"你現在還可以接案嗎?  我們最近有個case想請教...."(感謝紫花XD)

 

排除如何業務談判的那一面,

大家在商言商,最需要的還是"把事情做好"

因此誰是那個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誰就是關鍵人物。

 

口碑是會不斷傳播開來的,

我始終相信,"把任務完成"是業主關注的重點,

因此,業主不會管你之後跳去哪家公司、現在資本額多少,

只要信任你的,再怎樣都會把你找出來、把案子交到你的手上。

 

"累積口碑"是很重要的,

尤其在新創公司一開始的時候,

就算案子金額不大,但有助於公司口碑,

我還是會盡力的完成,甚至就算沒有錢我也可能接。

(當然,這需要很準確的判斷、和一些好運,否則真的血本無歸)

 

直到公司稍微穩定以後,

不只是"累積口碑"還要努力"創造口碑"

例如我每個月都會想一些新的創意來炒娛樂新聞,

當然這些純粹是我的樂趣,完全沒有保密合約的問題,適合用來分享,

然而在跟業主聊天的時候,"幹! 原來上次那新聞就是你們搞的..."瞬間就打入了心坎。

 

總之,不只是做好眼前的任務,

也要同時思考如何"創造"更多的案例,口碑自然就累積了。

 



七、發展獨家優勢、技術

 

就像"人的優勢"一樣,

要是你沒有辦法獨一無二、沒有特別優勢,

那你就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拿最低的薪水、幹大家都可以做的事。

 

企業也是如此,

代工產業為什麼越來越慘,

就是因為當競爭者越來越多的時候,

價格也輸、產量也輸、技術也沒有贏,當然就等死。

 

然而代工產業就一定會很快死嗎? 未必。

歐美許多高價品牌的衣服或包包、或手錶師傅,

嚴格說來也像是生產線,但他們就是能不斷做出"精品"。

 

很多看似紅海的產業,

其實也可以加入一點小小"區隔",

也能夠穩穩地被市場所需求著。

 

例如我們公司整合的兩個合作夥伴,

第一個是"架設網站"的公司,真的就是做網站,

台灣隨便搜尋幾千家都是做網站的,哪有什麼特色?

 

那如果我稍微幫忙換點小菜,

現在全台灣如果你想架設官方網站,

而且需要"尺度很大、很吸晴",例如一堆裸模來跟商品拍照的,

讓每個電腦前阿宅都想收錄到"我的最愛"的,就只有這家公司能一手包辦。

 

外加如果你想架個網站,

而且單單官方網站就讓你們公司上新聞頭條,

甚至是單純的"網站",這兩個月讓兩個業主一個月營業額增上百萬。

價錢也公道,通通七萬內包做到好,是不是跟其他公司有點不一樣呢?

(工商服務時間: 雲門網站設計  0937145651)

 

第二是"活動公司"

說真的傳統活動公司都是搞人力派遣居多,

目前幹這類的公司已經不勝枚舉,

稍微加一點點"小菜",做個小轉變吧!

 

如果你能請這家活動公司幫你舉辦實體活動,

絕對不僅僅是一開始的一場活動就結束這麼簡單,

還會"幫你"連續創造"天天爆滿"的景象,製造羊群效應,

直到吸引媒體關注,名正言順地登上"新聞採訪名店"的招牌,多有意思不是嗎?

 

而我們公司呢?

就像前面說的,股東不用多,

但是商業合作夥伴則可以多多相互配合,共創更強大的舞台。

 

當然,設備上也要有所進展,

例如我最近又買了新玩具"腦波儀",

某種意義而言,這也算是"技術"上的進步吧?

 



八、不墊錢、不當保人、不亂開支票

 

這三個關於"金錢"的標題,

不只是對於新創公司,其實平時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用一個最近發生的真實故事來詮釋吧!

 

我一個朋友,公司戶頭沒錢就開商業本票,

而本票又很巧的"轉"到我手上來,我先墊錢出去,最後就跳票了。

 

而另外一位朋友,

為了"幫另一位朋友"還債,

所以用自己個人的名義來"負擔"這筆債務,也就是簽本票擔保。

 

最最後的結果就是,

亂開支票的傢伙當然慘兮兮,

而幫人家擔保的也因此而很慘,我還受到池魚之殃...

 

如同千萬不要欠卡債一樣,

一切的金錢都要量力而為啊!

 



九、大方的請親友協助自己

 

NLP有句話說 -

"解決問題所需的所有資源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這也是最近才有的體悟。

我身邊許多創業者都跟我一樣,

天生就有反動、反骨的基因存在,

往往都會想到超越自己上一輩的成就,選擇了創業之路。

 

這背後一定也會衍伸出一個問題,

就是我們不太會希望長輩在一開始就"幫助"自己,

感覺好像很沒用、當靠父母一族的感覺,這是自尊的問題。

 

但這就像是"追女"一樣,

人要成功,得要天時地利人和,

有時候那些"沒有意義的尊嚴"一定要捨棄。

 

舉我自己碰到的故事。

我創業這幾年來碰到的最大的問題,

總歸而言都是因為"我沒有厲害的業務幫忙"

因此才會選擇和其他人合夥、幫忙跑業務的方式,

以至於像是前面所述,最後往往都是大家理念不合而解散公司。

 

直到這麼多年後的最近,

我才"發現",原來我親人的"老朋友"一堆都是"老廣告人"

繞了這麼大的圈子,還是繞回來,資源在身邊,不知道的話鑽石也會變垃圾。

 

當然,從另外一個方面,

"老廣告人"朋友給我一個很好的開釋 -

"你之前的經驗都是很好的練習,不然你的能力也不會磨練出來啊!"

 

每一件事背後都有理由,

每一個理由,必定都有其意義,

也許要到這個"成就解開"之後,才能引發另外一個新的隱藏腳色。

 

總而言之,

不要浪費了身邊的"資源"

也許你正在銀山上,都不知道呢!

 



十、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不貪心

 

佛門三毒 - "貪"為首。

最後這一項我想當成我的座右銘。

 

人可以貪,

但如果貪心到什麼都要、貪心到小氣、貪心到下大注賭博的話就慘了,

我也曾經因為貪心,做出了錯誤的決策、背離了原本的理念,

我的朋友也曾因為貪心的亂投資,把一整家公司、外加老本一次賠光。

 

社會上更多人則是家破人亡、賠上性命,

我想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仍值得借鏡。

 

 

 

 

 

 

以上,這是我這四年來的心得,還在"小企業"的階段,

如果你要問當企業更大以後如何,我想我還需要更多年的體會了。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