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157  

三分鐘了解,

微星最新的GE、GS、GT電競筆電系列!

 

 

 

 

 

話說微星(MSI)今年的動作頻頻,近期在"電動競技"的概念下推出三大系列的筆記型電腦,型號分別是GE、GS、GT,各位朋友可以先參考上一次的分享(心得: 微星電競筆電發表會活動的啟示),這次我希望透過這次機會,再次跟大家聊聊,微星對於這塊品牌市場的獨特思維,以及與後續給MSI的一些額外建議。

 

首先是這次主力的三個型號中,非常明顯的能看到微星想要獨樹一格、搶佔這塊市場的野心,幾乎把"最強大的"配備,都集合在小小一台筆電上,不僅如此,不單是對於CPU、GPU、硬碟、螢幕解析度、網路速度"硬體"效能的追求,同時也加入更多的"使用者經驗",例如音效、揚聲器的升級,以及知名電競鍵盤的合作等,都能帶給用戶更棒的使用經驗,藉此讓品牌形象更加的鮮明。

 

比較建議微星可以改善的地方是,台灣人對琳瑯滿目的型號、數字很容易一下子昏頭,實際在購物網站看到微星這整個系列的筆電,類似外觀一次就有十幾款可以選購(EX:GT60/GT70電競筆電),在選購讓人不太直覺,下面我先用最簡單三張圖片的方式,介紹GE、GS、GT這三款產品的主要特色。

 

GT系列- 最高規格的極致效能。

GT

 

GT底下有眾多的款式,主要分為"電競"和"工作站"兩大選擇方向,差異在於配備的顯示卡有所不同。用來打電動的話,桌機等級的 Nvidia GTX880顯示卡在現階段看來已經非常夠用,而若是工作站取向,則最高規配備到 nVIDIA Quadro K4100M 繪圖卡,相當於把一台強悍的工作機帶在身上,無論要繪圖或是剪輯影片都能提供非常好的效能。 當然價位上GT系列也是全系列中最高的,顯然是打"追求極致"的消費者囉!

 

 

GS系列- 超薄美型的追求。

GS  

 

GS系列屬於中階定位,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微星嘗試在"高規格"與"漂亮的外型"中取得了一個平衡點,誰說高規筆電一定要厚重、粗大的風格呢? 對於那些"視覺"的消費者而言,GS系列就像是APPLE筆電一樣,同時兼備了性能和外觀設計感,也算是在電競系列中樹立獨樹一格的典範。 與GT最大的差異點在於,GS系列真正落實"超可攜"的理念,讓電競筆電也能隨時帶著趴趴走,17"大螢幕的筆電重量卻只有2.6kg,相當於一些15"的普通筆電重量,確實讓人難以想像,當然也是考驗著散熱與穩定技術是否成熟的指標了。

 

GE系列: 平價的電競享受。

GE  

 

如果拿賓士車來類比的話,GE大概就落在C-class的經典款,雖然說是入門機種,但該有的性能一點也不馬虎,搭配i7處理器、GTX860M顯示卡,對應一般的遊戲已經非常足夠。 外觀設計上就比較中規中矩,但仍搭配GT系列所搭載的SteelSeries 電競專用全彩可調式背光鍵盤以及Dy音響系統。而整體而言,GE系列對於多數原本要買較低階筆電的玩家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存在,只要能"多加一點預算"就能升級到"電競等級",就算是我這樣摳門的消費者,也很容易被吸引到啊!

 

硬體方面的評測我認為其他幾位朋友寫得更好,

附上連結,大家可以參考更詳細的效能解說-

 

MSI微星2014年電競筆電GT/GE/GS新登場, NV8系列顯卡上陣

 

MSI 2014 年電競新品大閱兵!MSI GT / GS / GE 挾帶全新 SSE巨集鍵盤 與 Gamecaster 強勢襲來

 

2014 微星 MSI 超輕薄極速GS60體驗會 GT/GS/GE系列再進化

 

 

 

 

而最後我想特別分享的是關於這系列筆電採用的"音響"與"鍵盤"這兩方面。

就某個層面而言,微星是台灣少見非常有品牌思維的廠商,就像我在上篇所述,微星在這幾年看到了整個市場的風向、本身的優勢、以及消費需求,所以不再跟雙A之類的廠牌去走"大眾紅海市場",反而跳出來專門打"高階訴求",也就是電競的這個領域,經過一番努力,現在也確實站上國際舞台,吃下這塊市場的大餅,成為該領域中的"知名品牌"。

 

st-4770005-2  

 

這次新系列的筆電中,讓我最驚訝的是SteelSeries電競鍵盤品牌的合作。大家都知道筆電最被人詬病的就是"鍵盤",大多數筆電的鍵盤都是"非常不適合"拿來玩遊戲,頂多就是"將就用",滑鼠倒是還好,反正一定是外接,然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與其說自己"開發"新的電玩用鍵盤,最後卻無法被消費者肯定,還不如直接取得"專業的加持,這已經不單純是鍵盤多好按的問題,而是SteelSeries品牌一上身,對於消費者"心理上的感覺"也會同時大大的提升,換句話說,無論是實際的視覺、觸覺上的感官,連心理上的印象也能同時獲得加分,不得不讚許MSI的這個做法

 

st-5056977-6

 

此外,跟音響大廠Dynaudio合作的品牌加持,在我看來更是極聰明的做法。

音效本身所代表的是"聽覺"上的享受,然而如果是"品牌音響",就不單純只有感官上的聽覺,更是代表著另外一個層面的心理價值,更直白的說,世界上多數人都是"視覺型"為主,其實對於那細微的音效差異,並不會真的都能分辨如此透徹,然而,加入了心裡因素就會完全不同,更能讓多數消費者"感覺更滿意"。

 

尤其Dynaudio也有和其他進口汽車品牌合作,這和"電競"某個層面上不謀而合,更能迎合消費者在聽覺感官上,所希望能獲得的體驗,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人認為"大大加分"了! 話說回來,如果微星下一次能找到BMW的音響廠商如Harman,或是Mark Levision 、B&O 、Harman Kardon 、 BOSE等知名品牌合作,搞不好也有不同的效果!

 

DSC_0236   

音響2  

 

 

最後,還是要給微星多一個讚,期待下一次能帶給我們更多不同的品牌經驗,以希望不只是規格越來越好,品質上也能不斷往上提升,讓消費者們可以感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