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  

FB改版加入新的興趣判斷「你在那些文章停留時間最久?」

這個改版背後,你是否有看到什麼更深層的動機呢?

 

 

之前我們研究「洞見」系統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80%以上的臉書使用者們,都會「有意無意」在自己塗鴉牆上留下很多足以代表自身興趣的某些足跡,例如對粉絲團點讚、加入某些特定小社群、甚至於對正妹粉絲團的回應等行為都透露了很多甚至自己都沒意識到的習慣或偏好。

 

但,後來卻碰到一個有趣的瓶頸,與其說是障礙不如說另一個面向的人性,那就是極少數不到20%的人,雖然是FB的重度使用者,個人卻非常「龜毛的」深怕自己的網路行為會曝光,應該換另一個層面來說,「他們不希望朋友發現他在網路上對誰點讚、或表達關切,最好像是進入隱身狀態一樣偷偷的用」。

 

重要的是,我身邊許多更特殊的人,你看他臉書頁面、看似完全沒在用臉書,其實卻是極為重度的使用者,例如每天會花非常多時間把過往一票同學的FB照片、動態全部看完來追蹤近況,或默默看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社團卻從不參與任何互動。(當然,這行為的來由很可能是因為擔心自己互動也沒人鳥、進而需要面對自己社交不良的現實,乾脆用另外一種型態來經營網路人格,不過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觀察這個現象,更值得進一步延伸到這幾年許多「約泡」的粉絲團,雖然每一篇女生的交友PO文看似只有幾個讚、有個根本沒有回應,但據說,幾乎每個女生一發出去,三天內都會收到三到五百封匿名郵件來「期待回應」,我在這裡面領悟到,還有很多特定的網路社交行為,是在於那20%使用動機強、卻不留下足跡的行動中。

 

好了,也許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沒什麼,但從大數據對廣大消費族群的行為掌控而言,就會成為非常頭痛的問題!

 

讓我舉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

如果某人開了堂「阿宅追女班」,這時候許多人會認為潛在消費族群就是那些單身的阿宅、婚由聯誼社團內的粉絲、或交友愛好的那一群人,沒錯,這些粉絲表面上都能輕而易舉的被一瞬間鎖定出來、針對性投遞廣告,但在我看來,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一堆講師想開追女班卻永遠招生困難的原因,事實就是,他們根本不是會來上課的族群!

 

說到這裡,我回想到我高中時候自學心理學的最重要心得:「反向心理」,說明每個人都是矛盾的,往往行為、認知與心理的真實想法相互顛倒,而若我們真的想要去了解人,就要能夠確實的理解,每一個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才行。

 

簡單來說,那些時常活躍於交友社群、大辣辣在臉書上公開約砲的網友而言,其實生活本本身相對是多采多姿的、至少擁有不錯的社交模式,他們對於追女這件事也早就有自己主觀的看法,根本不會願意花錢為了學習追女(當然也有例外)。

 

相反的,真正會願意努力學追女、為了拯救自己人生的男人,幾乎都是我一開始說的那一種,平常沒有存在感、社交能力差,可能連他身邊的朋友都不知道他的狀況,但他每天其實花很多時間在「關注他人社交行為」,光這一點就展現了他內心的真實慾望:「想改變、只是還找不到出口」!

 

在商言商,擁有這一類特性的人也是所在多有,且商機極為龐大,相信臉書也是「發現」了這個事實,於是才會想進一步透過修正運算邏輯的方式,讓每一個使用者「無所遁形」吧?

 

總歸一句話: 你的電腦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而所謂的大數據,能確實賺到錢的資料才有意義!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