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只需要想一個問題 -

"你到底是想當教授,還是想交朋友?"

 

 

 

 

 

很多人問,

為什麼往往能"觀察"到不同的立場背後的動機?

我想這個問題值得跟大家分享分享。

 

大多數的人對於意識型態不同的對象,

都會先採用說服的方式,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如果不行,下一步就是用爭吵、辯論,希望能強迫對方"改觀"

(然而再不行,也許就是打架、戰爭、強暴脅迫,或者撂下狠話,老死不相往來)

 

然而"中觀者"會有個不同的能力,

就是表面上也許在爭辯,內心裡面卻是非常平靜。

完全沒有太大的情緒、激動,儘管對方已經臉紅脖子粗。

 

之前有個網友留言中回應,

自己想去幫朋友"改善"騎車的姿勢,

結果朋友不爽,讓這位網友質疑 - "難道物理學的真理有錯嗎?"


這就是最常見的爭論情況,

其實我們只需要想一個問題 -

"你到底是想當物理教授,還是想交朋友?"

 

 

每次碰到這種意識型態不同的狀況,

我的內心其實是非常高興的,

因為讓我能多了解"這種人"的思考點、背景需求、心理狀態,

這些寶貴的資料,都讓我能一邊看他臉紅脖子粗,另一邊找出新的"商機"、以及相處之道。

 

例如對"感情"一廂情願的朋友,

讓我發現原來這種虛幻的鏡花水月,

竟然能讓這麼多人沉迷,這肯定是極大的商機阿!

於是我才會著手開始企劃,一個讓"隱蔽青年症候群"的病患,乾脆一輩子不用出門的虛擬世界。

 

例如面對老鼠會朋友,

我發現就是有一群人很容易受騙,

不過這種意識型態團體"摳人"的功力倒是一流,

打好關係,日後需要臨時演員的場合,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友好合作的,不是嗎?

(簡單來說就是,有錢大家賺,各取所需,大家都爽,是最好的結局)

 

再例如面對社會運動狂熱、政黨狂熱,

這就更加有意思,讓我能了解究竟"政府"是植入了那些"暗示"

能夠一次驅策這麼多的群眾,一邊認為自己是正義,另外一邊卻實際幫政府、廠商賺更多利益。

 

 

文末我再問各位最後一個問題 -

"究竟你想要當教授,還是想要多賺錢、多交朋友呢?"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