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成為旁觀者的時候,正義感都特別強,

而又當自己變成局內人,當初的正義感都瞬間被合理化。

 

 

 

 

 

 


電腦前罵火車站乘客沒良心、沒同情心的那些鄉民,

也許九成以上當自己"親身經歷"成為那些乘客時,

也會採取同樣"邪惡"作為,只是因為不是當事人所以能振振有詞。



這是人類社會永遠都存在、卻不被面對的現實,

類似的實驗中,"說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

當自己成為旁觀者的時候,正義感都特別強,

而又當自己變成局內人,當初的正義感都瞬間被合理化。



想起一個經典的實驗,

研究人員測試"虔誠教徒、神職人員"等特殊行業,

在完全不會被他人發現的情況下,測試其道德感是否更高。

(事實上這實驗就是用秘密故意寄錯錢的方式,看收到錢的的人誰會願意退還。)

 


實驗結果顯示,

各地的結果都差不多,

除了某些特例族群稍有不同外,

大多數平時仁義道德講最多的人,

真正碰到"別人不可能知道"的狀況下,

其真實行為、抉擇和一般大眾(學生、藍領等)似乎毫無差異。



這似乎讓我們了解一個現實 -

"信仰、意識形態那些東西,

也許多數人幾乎都是做給他人看為主,

一旦在他人真的看不到的時候,人性就打回原形。"

 

就好像廢物好人、阿宅往往都會說,

自己絕對不會傷害女生、那些壞人真可惡一樣,

往往網路上喊特別凶的人、罵"壞人"特勤的人,

大多數自己都沒有交過女友,當然道德感可以無限上綱,

說來也有趣,多年前我自己也是阿宅的時候,也曾經是這樣的。

(奸的好人書中有句名言 - 

喊著專情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交不到女友,另外一種是沒機會外遇)

 

簡單來說,

一切的起因就是"情境"

當人經歷、身處特定情境中,

有一本書名叫做"路西法效應"

就是在研究情境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諸多實驗最後都指向同一個結論 - 還沒碰到之前說再多道德都是假的。

 

最後用一個知名實驗做結:

米爾格倫實驗

在進行實驗之前,米爾格倫曾對他的心理學家同事們做了預測實驗結果的測驗,

他們全都認為只有少數幾個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會狠下心來繼續懲罰直到最大伏特數。

結果在米爾格倫的第一次實驗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過27人)的參與者都達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懲罰—儘管他們都表現出不太舒服;每個人都在伏特數到達某種程度時暫停並質疑這項實驗,一些人甚至說他們想退回實驗的報酬。沒有參與者在到達300伏特之前堅持停止。後來米爾格倫自己以及許多全世界的心理學家也做了類似或有所差異的實驗,但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為了證實這項實驗,也有許多更改了架構的實驗產生。

 

 

人性,

唯有透過實際驗證來表達,

表面上的口號與行為都是障眼法罷了。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