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人們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哪怕只會感到片刻慰藉。

他們也許會暴食、酗酒、抽煙、飆車,或者濫交。

 

 

 

 

 

每過一段時間,

就會有人公開的說"我一個人也能過很好!"

而現實中身邊朋友的經驗也一再被證實,

"孤獨" 給人的影響,就算當事人總是不願承認,

但無疑的這些負面因素像是病毒一樣,負面影響著人的生活...

 

--------------------------------------------


據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獲獎無數的心理學家約翰·T·卡奇奧波(John T. Cacioppo)說,孤獨感會影響人們的自我調節能力。他援引了一項試驗:感覺自己與社會脫節的參試者,相比覺得受社會接納的參試者,所吃的餅乾要更多。卡奇奧波曾和同事們在芝加哥地區做過一項研究,參加試驗的是中老年人,他們發現那些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孤獨感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一項廣為使用的心理學量表)中得分較高的人,比起得分低者,所吃的高脂食物要多得多。卡奇奧波與威廉·派特里克(William Patrick)合著有內容翔實的著作——《孤獨感》,在書中他寫道:「坐在家中,感覺自己與世隔絕,在這種時候狂吃冰激淋或其他高脂食物,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我們希望通過將糖和脂肪注入大腦的愉悅中樞來紓解心中的苦悶,在此時我們毫無自制力,直接將手伸向食物。」

他繼續解釋說,只要能讓自己好受點,孤獨的人們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哪怕只會感到片刻慰藉。他們也許會暴食、酗酒、抽煙、飆車,或者濫交。

回顧1988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卡奇奧波發現,「與世隔絕的感覺,與高血壓、肥胖、缺乏運動、吸煙一樣,構成了致病或早死的危險因素。」

卡奇奧波和其他研究者發現,孤獨的人們就算不會沉緬於不健康的行為,但孤獨仍會導致人體的壓力激素水平上升,加劇炎症反應,進而影響健康。它可以對身體產生各種傷害,影響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大腦功能。

俄亥俄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博士後麗莎·雅雷姆卡(Lisa Jaremka)在1月份的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協會年會上做了一份報告,指出孤獨的人對某些皰疹病毒可產生較高水平的抗體,這意味着他們體內含有更多活性病毒。她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孤獨的人血液中含有的致炎因子濃度較高。

雅雷姆卡博士指出,慢性炎症與心臟病、關節炎、II型糖尿病,甚至自殺企圖有關。孤獨的人在應對負面事態時,也易於做出更激烈的反應,並且認為日常生活壓力重重,而這會抑制免疫系統。

卡奇奧波發現,孤獨感甚至會影響基因表達。他指出,孤獨感會預示DNA轉錄的變化,而這反過來會抑制機體關閉炎症反應的能力。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卡拉·M·佩里西諾托(Carla M. Perissinotto)和同事們對1604名老年人的孤獨感進行了評估,隨訪持續了六年。那些孤獨的老人更有可能難以進行日常活動,比如洗澡和穿衣,使用胳膊和肩膀,爬樓梯和步行。在研究期間,孤獨感與死亡危險上升也有聯繫。

不出人們所料:孤獨感與認知功能減退也有聯繫。《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與精神病學雜誌》(The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去年刊登了荷蘭的一項研究,研究發現感到孤獨的參試者——不管他們身邊事實上有多少親友陪伴——相比雖然一個人生活,但並不覺得孤獨的人,更有可能患痴呆症。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特亞林·簡·赫爾威達(Tjalling Jan Holwerda)介紹說,這項研究調查了近2200名年紀在65歲到86歲間的老人,隨訪三年,在研究起始階段所有人都未出現痴呆症癥狀。其中約半數獨居,20%的人表示感到孤獨。在排除了其他與認知功能減退有關的因素,比如年齡後,研究發現感到孤獨,可使患痴呆症風險增加64%。

這並不能證明孤獨可導致痴呆,但反之可以成立。研究作者發現,認知功能開始減退的人可能會漸漸淡出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孤獨感可能導致「知覺和認知刺激缺失」,降低大腦中的神經生長分子水平,進而導致痴呆症發作。

荷蘭進行的這項研究和其他調查顯示,相比獨居和缺乏社交紐帶,人們對個人境遇的感知可能會對健康產生更劇烈的影響。離異人群表示,身處不幸的婚姻中,比獨身更讓他們感到孤苦。而獨居的人或許擁有着一個龐大的親友團,幫助他們擊退孤獨感。

但卡西普奧認為,如果社交關係缺乏強有力的情感聯繫,就算有眾多親友在側,也無法擔保人們能對孤獨感刀槍不入。他和其他人的研究發現,社交關係的質量——也就是它對個體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比起數量,更能有效地揭示人們的孤獨感。

人類本質上是社交生物,需要通過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來最大限度地取得健康與幸福感。卡西普奧建議大家可以做「隨機的友善舉動」,向他人遞去橄欖枝:做些可以在身體或情感上有益他人的事情,哪怕只是易如反掌的小事,比如恭維一個陌生人的穿着,用完公用咖啡機後換上新濾紙,幫老人提購物袋或過馬路。

接下來,可以嘗試參與幫助別人的社會活動,同時締結社交聯繫,比如去施粥場做義工,給盲人讀書,或去學校幫忙。這些行動可產生卡西奧波所謂的「幫助者高潮」,認識新朋友,同時抵禦孤獨感的侵襲。

「你需要做的,」他寫道,「是從你個人身處的痛苦中走出來,去『哺育』他人。真正的改變要從行動開始。」只有開始嘗試,你才會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能讓你和別人建立真正的感情。

我一直為人外向,自丈夫去世後,我更努力地與別人交往,好讓大家都覺得高興。比方說,聽說在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一位熟人想去一家商店取褲子,而我剛好要打那兒路過,於是我主動幫她取了,這樁小事讓我倆都得到了快樂。

 

原文:

 http://cn.nytimes.com/health/20130518/c00loneliness/zh-hant/

 

-------------------------------------------------------

 

從廣泛的研究結果來看,

中觀而言,"解決"的方法絕對是存在的。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承認自己的現狀"

承認自己的孤獨、不要還喊著"我一個人也能很好",

進一步去確認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很顯然,

有些人需要的只是情人的陪伴,

有些人重視朋友更甚於情人的愛情,

真正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人,面對自己內心的欲求。

 

說來也許簡單,

但其中最困難的部分,

就是如何更有效率、正確的達到自己的目標,

否則孤獨所導致的幻覺,總是讓人的所作所為,更是偏離自己想要的路...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