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01-32ff59ea1dec1d6eabfba29c9462cb5e.jpg

潛意識卻完全沒辦法認同,

當下"嗯嗯嗯"之後回家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蘇格拉底:哦,這很正常。如果失戀了沒有悲傷,戀愛大概也就沒有什麼味道。

可是,年輕人,我怎麼發現你對失戀的投入甚至比對戀愛的投入還要傾心呢?

失戀者:到手的葡萄給丟了,這份遺憾,這份失落,您非個中人,怎知其中的酸楚啊。

蘇格拉底:丟了就是丟了,何不繼續向前走去,鮮美的葡萄還有很多。

失戀者:等待,等到海枯石爛,直到她回心轉意向我走來。

蘇格拉底:但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你最後會眼睜睜地看著她和另一個人走了。

失戀者:那我就用自殺來表示我的誠心。

蘇格拉底:但如果這樣,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戀人,同時還失去了你自己,你會蒙受雙倍的損失。

失戀者:狠狠地傷害她,我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

蘇格拉底:可這只能使你離她更遠,而你本來是想與她更接近的。

失戀者:您說我該怎麼辦?我可真的很愛她。

蘇格拉底:真的很愛?

失戀者:是的。

蘇格拉底:那你當然希望你所愛的人幸福?

失戀者:那是自然。

蘇格拉底:如果她認為離開你是一種幸福呢?

失戀者:不會的!她曾經跟我說,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感到幸福!

蘇格拉底:那是曾經,是過去,可她現在並不這麼認為。

失戀者:這就是說,她一直在騙我?

蘇格拉底:不,她一直對你很忠誠。

當她愛你的時候,她和你在一起,現在她不愛你,她就離去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忠誠。

如果她不再愛你,卻還裝得對你很有情誼,甚至跟你結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騙呢。

失戀者:可我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嗎?誰來補償我?

蘇格拉底:不,你的感情從來沒有浪費,根本不存在補償的問題,因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時,

她也對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給她快樂的時候,她也給了你快樂。

失戀者:可是,她現在不愛我了,我卻還苦苦地愛著她,這多不公平啊!

蘇格拉底:的確不公平,我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

本來,愛她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她的權利,而你卻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

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戀者:可是您看得明明白白,現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為她痛苦。


蘇格拉底: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過得很好咧,不如說是你為自己而痛苦吧。

明明是為自己,卻還打著別人的旗號。年輕人,德行可不能丟喲。

失戀者:依您的說法,這一切倒成了我的錯?

蘇格拉底: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了錯。

如果你能給她帶來幸福,她是不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的,要知道,沒有人會逃避幸福。

失戀者:什麼是幸福?難道我把我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還不夠嗎?

您知道她為什麼離開我嗎?僅僅因為我沒有錢!

蘇格拉底:你也有健全的雙手,為什麼不去掙錢呢?

失戀者:可她連機會都不給我,您說可惡不可惡?

蘇格拉底:當然可惡。好在你現在已經擺脫了這個可惡的人,你應該感到高興,孩子。

失戀者:高興?怎麼可能呢,不管怎麼說,我是被人給拋棄了,這總是叫人感到自卑的。



蘇格拉底:不,年輕人的身上只能有自豪,不可自卑。要記住,被拋棄的並非是不好的。



失戀者:此話怎講?



蘇格拉底: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貴的西服,可謂愛不釋手,營業員問我要不要。

你猜我怎麼說,我說質地太差,不要!其實,我口袋裏沒有錢。

年輕人,也許你就是這件被遺棄的西服。


失戀者:您真會安慰人,可惜您還是不能把我從失戀的痛苦中引出。

蘇格拉底:是的,我很遺憾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但,可以向你推薦一位有能力的友。

失戀者:誰?

蘇格拉底:時間,時間是人最偉大的導師,我見過無數被失戀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是時間幫助他們撫平了心靈的創傷,並重新為他們選擇了夢中情人,最後他們都享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人間之樂。

失戀者:但願我也有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該從哪裡做起呢?

蘇格拉底: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為她祝福。

失戀者:為什麼?

蘇格拉底:因為她給了你份忠誠,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的機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版主案:

 

暴露在"資訊風暴"裡面,

我們每天都在接受過多假資訊,

除了要有能力分辨之外,

還要能洞悉每筆資訊背後的"動機"

才能讓我們被惡意洗腦的機率降低。

 

首先,

這根本不可能是蘇格拉底的時代背景,

我想眼尖的朋友應該都看的出來,

但為什麼要刻意套上"名人"呢?

 

就跟之前看過關於"佛陀"的文章一樣,

很明顯不可能是釋迦牟尼所說過的話,

卻被移花接木,最後流傳出去讓大多數人都信以為真。

 

這種動機很簡單,

"名人代言"的效果,

會讓讀者潛意識感覺"更有說服力"

有些話你我來說都沒人有感覺,換個"有力人士"來講,成效就截然不同。

 

這不是個案,

許多商業廣告都會利用這種心理,

真的也好,假的也罷,目的就是改變消費者的"認知"

 

如果可以分辨"動機"

我相信受到影響的機率就能降低很多。

 

其次,

這種浪漫廢話還有個特色,

使用大量隱晦暗示的字眼,

讓你我閱讀的當下感覺"真有道理"

但實際上若真拿去輔導他人,卻可能造成反效果。

 

因為,

這種模式,

是很典型的"辯論"型態,

邏輯上讓人啞口無言,看似完美,

但對於個案而言,潛意識卻完全沒辦法認同,自然當下"嗯嗯嗯"之後回家完全沒有任何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