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搭訕達人用制式化的手段,
不斷花時間向女生搭訕時,這時間用來自我成長不好嗎?
這篇文章很有意思,
完全從女人的立場去看待"搭訕"這回事。
我也問過許多女生,
其實十個女生有十一個都會認為,
搭訕是比較負面的行為,這似乎是一個主流認知,
從這篇文章裡面,聰明的人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本文引用:http://tuanuu.pixnet.net/blog/post/24594751
這是我看過解釋:為何"搭訕行為"長期投資報酬率偏低~解釋的最簡單又清楚的一篇文章。經過作者同意轉貼到網誌來。作者是:crystale 出處為ptt的CATCH版
===
搭訕其實就有點像推銷,過程難免有人感到不悅,但即使商品沒有很完美,少數人一不小心鬼遮眼,卻也就莫名其妙的把東西買下來。
以推銷來說,大家在火車站常常看到那些推銷愛心筆、愛心卡的人吧。
那些人奉行的是什麼樣的想法大家有想過嗎?
面對這種流動客,也就是說不屬於相同社群,僅只會碰面一次,且自己推銷的產品沒有品牌形象壓力時,推銷員通常會這樣做─
首先,推銷員會把客人分成A、B、C三種,所謂的A客就是隨便推銷就很容易被迷惑,莫名其妙買東西的人~而B客則是需要說服一段時間,才也許會買東西的人,最後C客呢,就是那種很有主見,不可能推銷成功的人。
老的推銷員就會跟你說,我們的目標只有A客,B客有閒再說!想辦法讓一個B客買東西,不如多跟十個A客講話,因為裡面平均有五個會買。
至於大家常常在說的搭訕達人呢?
其實搭訕達人也不用太帥、太會說話,只要有一般水準,而且夠會挑A客就行。
問題是搭訕是所謂的流動客,B客、C客不理她們也不會怎樣,
但如果是在一個團體,或是一群常見面的人裡面,這時候就有品牌形象的問題了。
在團體裡面想要搭訕,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
要表現得『表裡如一』。
也就是說,因為我們是『健談外向』,而非『純想把妹』,
通常要建立這樣的形象,最簡單的就是男女都聊。
更何況在一個團體中,讓大家都喜歡上我們,也絕對比只跟女生聊得來要好。
至於流動客的搭訕呢?
其實,身為一個推銷員,大可根本不在乎對方的想法,
只在乎能拿到聯絡方式,然後再想辦法制式化的進行下一步,
進而有效率的替客戶做分類。
因為流動客,且沒有品牌的推銷員,不需要經營品牌形象。
這也就是推銷員其實常常讓很多人反感的原因。
因為他們早就不在乎被拒絕,只在乎成功的數目,
就好像常常有人說,我搭訕成功了幾個,又一夜情了幾個。
這就是『數字』上的勝利而已。
如果只是為了『數字』上的勝利,其實我想『搭訕達人』真的是個好的走向。
也許,可能會有人反駁說─
『他這樣鐵定追不到好女生!』
對不起,我要很現實的回答,很多好女生在感情上都是A客,
當然,這所謂的很多可能是樣本數一萬裡面的十個。
不過搭訕達人做久了,一千分之一的機率也是有辦法給他碰到。
問題是─
當搭訕達人用制式化的手段,不斷花時間向一萬個女生搭訕時,
這時間,用來自我成長不好嗎?
----------------------------------------------------
版主案:
當業務的時候,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客戶(顧客)會去評論業務的好壞,
同時業務員們其實也會去區分自己對該客戶的評價。
什麼叫做好業務?
大多數人都會說"幫我省錢的!"
那什麼叫做好"客戶"呢?
根據我多年親身經驗,只有一個鐵則-
"不會比來比去、雞雞歪歪的客戶就是好客戶!"
這樣的評價並不奇怪,
唯獨背後的"動機"很少人會去深入探討。
我們的潛意識中,
當我們站在"選擇"的立場時,
主觀上會一廂情願的希望東西物美價廉、服務好,
每個人也希望自己是另一半的"唯一、最好的選擇"
若發現對方挑三揀四、騎驢找馬的時候,
代表自己實際價值"不夠高",潛意識為了避免承認這回事,
直觀的做出反射回應,於是讓我們當下產生"這不是一個好客戶"的心理。
這解釋了為什麼直接問女人的時候,
幾乎所有正常女人都會"討厭"到處搭訕的男人。
有趣的是,
哪天不小心真的跟搭訕的人交往的時候,
絕對會告訴所有人說-" 這是一場天注定的緣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