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三星、LG的產品再好,
只要是韓國人的產品就是拒買!
1 暗示
催眠中的"暗示"技巧,
最常見的就是古典制約,
NLP的術語最常用的就是"心錨"
先引發潛意識中某種觀感,
通常可能是開心、愉快、興奮或是其他負面感受,
然後趁著觀眾情緒強烈的時候,置入商品、品牌,
進而造成潛意識中的"移情作用",將正面或負面的感受投射到商品上。
傳統的置入性行銷的概念,
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為基礎,
只要準確的掌握觀眾的"情緒"
往往就會有效的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之前我分享過一些廣告,
就是利用"性暗示"的引導,
讓男人知覺上產生"慾望"的情緒後混和產品一同曝光。
其實這在日常生活中超常見,車展的SG、電玩的代言人等。
2 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
是個人主觀裡面一廂情願的想法,
也主導了我們決定"正確、錯誤"的一切價值判斷。
甚至喜歡、討厭與中立等所有的"直觀"感受,都是被其所掌控。
意識形態能超越"真實"
讓人們活在自己認為"正確"的世界,
也能給予自己所作所為創造極其合理的藉口。
意識形態真的強大的地方,
其並不是別人給予的暗示,而是自我催眠,
自己給自己的理由,主觀上永遠是無敵且沒有破綻的,能勝過旁人一切的說服。
那麼,
如果將意識形態結合到商品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不看國片就是不愛台灣,所以要支持國片!
哀鳳手機雖然收訊有夠爛,但是無所謂啦!
我管你三星、LG的產品再好,韓國人的產品就是拒買!
我相信OO大師一定能讓我脫離冤親債主,我願意花十萬作法事!
分析師說我投資的公司一定會賺錢,我虧的錢一定都會賺回來!
只要努力我一定能變成直銷公司的藍鑽,躺著也有千萬收入!
當人內心"喜歡或討厭"的感覺產生後,
意識形態就開始萌芽,變成一種主觀認知。
我們可以透過暗示的手段,
來產生印象洗腦的效果,改變"觀感",
進而產生出自然的意識形態,創造死忠"粉絲"
意識形態與暗示之間的關係,
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一種藝術。
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直接用現成的意識形態,來做印象洗腦的連結。
這就是"意識行銷"
近期案例-
廠商利用"民族意識"來獲得成功的案例-
年終發40個月的Lativ叫你不爽不要買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