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普遍認為高學歷的年輕人有「眼高手低」,
「學歷無法反應專業」「工作經驗不足」,是失業率高的主因...
在之前的文章裡面,
我提過很多次"恐懼"的關聯。
恐懼讓人失去理性,
讓人感覺到被剝奪的痛苦,
進而從內心的徬徨,轉化為某些非理智行為。
從意識型態的角度來說,
對同一件事,有些人會怕、有些則不以為然,
"恐懼"本質上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潛移默化的影響大眾的價值判斷。
例如2012的末日預言,
某些深信不疑的人就怕到快抓狂、甚至早就變賣了家產,
但對於一些"完全不信"的人而言,反正每過幾年就來一次恐嚇,聽到都覺得煩了。
必須承認,
恐懼雖然只是因人而異的意識形態,
但相對於其他而言,是意識形態中的"霸主"
世界各國的政治上已被用到極致,
例如選舉的時候總會拿一些跟打仗、國家安全有關的議題來炒作,
美國也總是喜歡抓恐怖份子、回教國家的威脅來做為重要選舉政策。
下面是最新一則工商新聞,
這是很經典的"結合剝奪與天堂橋梁"的操作,
先讓特定族群(年輕人)感受到恐懼,進而在置入"人力銀行"的訊息,
最後再把(天堂)的榮景一起融合,變成: 好好打拚個幾年,就有擔任店長、主管的機會,年薪百萬不是夢。
最重要的是,
表面上看來完全是一則公正的"新聞",其媒體操作的技術可見一般。
--------------------------------
春節後轉職潮啟動,企業大嘆人才難找,
但社會新鮮人與七年級草莓族失業率卻居高不下,引人憂心。
根據主計處最新調查,去年全年失業率最高的族群,
正是青春年華、體力充沛、年齡介於二十到二十四歲的社會新鮮人,
失業率竟高達十二.七一%,直逼整體就業市場四.三九%失業率的三倍水準,也明顯高於 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逾兩倍的標準。
而年齡稍長、廿五至廿九歲的七年級生,
不是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就是已有幾年工作經驗,
但失業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以去年主計處的統計來看,失業率高達七%以上。
但詭異的是,1111人力銀行去年底調查顯示,
有徵才需求的企業主中,高達九十一%受訪企業大嘆「人才難找」,顯示有職缺開出,卻不見「合適」人選來面試。
一○四人力銀行分析,
年輕族群就業存在「四不對」現象,
包括產學對不上、公司類型對不上、期待薪資對不上、以及價值認知對不上,
因此,根據統計顯示,去年應屆畢業生中,只有三十三%的比例在畢業後三個月內找到工作。
而擁有高學歷的年輕族群,
為何在職場上不吃香呢?一一一一
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根據企業主對以進用的高學歷員工評比,
平均只有四十八分,企業主普遍認為高學歷的年輕人有「眼高手低」,
「學歷無法反應專業」以及「工作經驗不足」三大致命傷,是失業率偏高的主因。
面對年後轉職潮,張旭嵐建議,
如果第一份工作未累積兩至三年的工作機會,則不要輕易談轉業、跳槽,
因為企業主最愛任用兩至三年工作經驗的半熟族,而工作轉換太頻繁,反而讓企業主有穩定度不高的疑慮。
至於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張旭嵐指出,
近幾個月服務業展店、迎接陸客等利多,職缺機會大增,
只要有服務業的熱忱、特質,建議社會新鮮人可多加嘗試,好好打拚個幾年,就有擔任店長、主管的機會,年薪百萬不是夢。
而台灣失業率偏高的廿歲至廿九歲族群,
多集中在七年級生,而大眾對七年級生冠上「草莓族」的稱號,
主要是反諷新一輩族群,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自大驕傲,
卻沒辦法承受工作壓力、職場惡劣環境,一壓就扁、一搓即爛,就像水果中的草莓一般。
張旭嵐提醒七年級生,職場面試最忌諱爽約,
人力銀行以年齡交叉分析結果顯示,十八至廿五歲的年輕人最常面試爽約,爽約比例超過三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