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的社運團體、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以及聲援的學生,四五百人聚集在此,目睹這場「合法」的拆遷...
不知道這件事的朋友,
可以先看看簡單的事件:
但這個事件,
讓我重新思考意識形態的本質。
舉凡跟意識形態扯上邊的抗爭,
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一個"民意出口"。
許多人看著新聞會問:
那些抗議的人95%都不是住戶耶!?
有趣的是,
只要跟"不公不義"扯上關係,
往往就能形成民意上的"優勢意識形態",
但我們知道,意識形態的本質,就是一廂情願的"現實"
不妨換個方式思考,
王家如果全家都"很贊成"拆遷,
是不是在整個事件中,對全體住戶而言,都認為政府是"德政"?
相對的,
因為有住戶反對,
整個事件才會爆發出來。
我傾向認為,
在這樣的局面下,
真的是政府、建商的錯,
錯在沒能說服全體搬遷,反而造成這麼大的波瀾。
一念之間,
願意、不願意搬家,
背後影響是上百億的商機,
這樣的"轉念",是不是很值得讓人研究呢?
最後,
在事件的另外一個面,
對王家人可能很"不爽"
但是對於另外的幾十戶住戶,可想而知真的是拍手 - 終於拆啦!
文林苑王家終拆 已拆戶鬆口氣
拖了將近3年,士林文林苑都更案28日上午被強制拆除,拒拆戶王家人也出面控訴政府鴨霸,但是,對其他早已搬出的住戶來說,這一刻讓他們等了好久。
因為這2年多來,他們不是得借住親戚家,就是得租房子,還有一位李小姐甚至得將洗腎行動不便的老母親送到安養院,如今她終於可以告訴媽媽,我們快回家了。
走 進李小姐暫時的租屋處,12坪的小小的空間,衣服還得曬在屋內,所有家電幾乎都是房東留下來的,一堆行李和紙箱也沒拆,因為當初她以為都更案,頂多了2年 半就完工,自己住的小無所謂,李小姐惦記的是無法照顧老媽媽,租屋處實在太小,根本無法讓洗腎、行動不便的媽媽住進來,只好暫時將老母親送進安養院,她好 心痛。
當初都更案給的60多萬搬遷補償費,只夠應付兩年半的費用,但是從98年7月房子被拆到現在,還沒動工,拖了2年8個月,李小姐房租 加母親的安養院費用多付86萬,誰能賠給她,另一位配合都更案,早已拆屋的謝小姐,下午則是專程到工地看拆屋進度,她說家人等這一刻等得好久,她們遵守法 律的結果,卻是空耗了2年多。
原本2年半的興建工期,為了不同意的2戶,36戶100多人等了整整2年8個月,如今公權力介入,他們只希望別再有波折了,能讓他們早點到自己的家。
至於政治上而言,
這類型活動中,就是獲得鎂光燈的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