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套在台灣新聞圈也堪用,
「誠實一點吧,我們的寶島就是需要這類廢新聞」
「歐陽妮妮在外套口袋裡發現兩百塊…覺得這真是美好的一天。」
這樣一則毫無重要意義的事件,被寫成一篇新聞,
網友們看了後罵聲一遍,如洪水般轉發討論,
謾罵的火力集中於「台灣媒體素質低落」和「白癡記者」兩大重點上。
但兩三天後,這則新聞點閱量輕輕鬆鬆破三十萬。
想一想,若沒人要看這則新聞,若沒人被這則(一看就知道很沒意義)
的新聞標題受吸引而點進去,哪來這樣的三十萬?
剖析這現象,就可以順勢解讀台灣媒體市場的行銷。
新聞的點擊流量之於記者就像業績之於業務,不過記者必須很懂「包裝」。
舉這則即時廢文為例,「歐陽妮妮」就是這位記者的昂貴包裝紙,
誰叫台灣民眾熱愛追星和探人八卦隱私,
只要名人名字或私生活關鍵字一出現,就幾乎等於流量基本盤的保證。
這位記者白癡嗎?
三十萬的流量讓他被一罵成名天下知,也讓整個新聞圈開始食髓知味,
若是沒有這麼好騙的三十萬雙眼睛和背後的腦袋,哪來「白痴記者」人人搶著當。
酸民們只要一看這類無意義新聞,或是內容寫得不夠好的新聞,
就開始把「台灣媒體素質低落」這了無新意的布條拿出來,
貼在自己嘴上,好像自己就是不會去點閱這類新聞的高級觀眾。
反對性工作者的人說道德問題,
支持的人說「誠實一點吧,我們的世界就是需要性工作者」。
這句話套在台灣新聞圈也堪用,
「誠實一點吧,我們的寶島就是需要這類廢新聞」。
沒有需求,何需供應?誰要生產沒人買的產品?
誰要做這類沒業績的虧本生意?這不就間接證明了「台灣新聞閱讀者素質低落」,
好的新聞不支持,寧願把時間花在助長歪風上。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其他新聞工作者只能暗夜長嘆,
寫好新聞沒人看就算了,還時運不濟生在這個「酸民時代」得每天被連坐挨罵。
---------------------------------------------------------------
版主案:
剛剛猛然發現粉絲團討論度暴增...
於是嘗試了"新版"的粉絲團分析工具。
這次特別觀察"創粉絲團以來、互動最高前十高發文"
結果又證明了一件驚天動地、不可思議的事情..........
幹,與其寫一篇原創文章消耗一小時,
還不如隨手發廢文,複製貼上、五秒鐘輕鬆搞定... 效果更好勒!
"當你最失意的時候,
你最需要靠的人,不是別人,
最重要的是你要瞧得起你自己!
當你最成功得意的時候,
你重要的,是瞧得起別人!"
最好再把這些廢話用"圖片"裱框,
依照經驗,圖片的流傳比純文字強很多。
而如果你是女生就更簡單了,
把這些萬年廢話用"十秒影片"錄下來上傳,
依照不知道哪的統計,影片又比圖片流傳性強。
簡而言之,
同樣的廢話,
圖片不錯、有影片更強,
有正妹加影片就天殺的超屌。
事實上,
一切的指標都是效果導向,
就算你經營的東西非常有內容,
或是你寫的文章真的非常好,但若這是工作,
老闆、業主要看的就是"多少人看? 多少人買?"
一個好的內容經營網站,
要是無法在"期限內"達到老闆要求的轉換率,
說真的,很快你就會被辭退,該網站也就從此被荒廢了。
當然最後還是要給大家一點"正面"的建議,
基本上"厲害的行銷人"就是要能屈能伸、達成目標的手段都至少得略懂(?)才行。要
炒新聞、炒話題,一定得要會的。
要搞專業的小眾、長期穩定成長的,
也是得要理解如何做分眾、小眾的社群。
要寫廢文、經營一些垃圾廢話的粉絲團,當然也是不能不會的。
NLP所謂 - "
方法有很多種,善用各種技巧,能夠達到目的的,都可以稱為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