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情的影響跟自己較無關的時候,
人的想法容易和道德去連結。
而如果這事件跟自己息息相關,就會成為價值取向,稱為純粹思辯的謬誤。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非常多,如媒體讓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對現實而言,大多都是與我們實際利益無關的資訊,換言之,大多數的訊息,我們也許自己為有相關,實際上卻跟我們生活沾不上邊,例如之前講過的死刑議題,前法務部長談論廢除死刑的問題,姑且不論死型效果如何,但這實際上跟你我和多數人無關,廢除與否,多少人真的會接觸到影響呢? 又,犯罪率的改變,潛移默化下來又有誰能直接感受呢?
每當談到這種議題的時候,似乎討論都會變成意識形態相關的討論,死刑這議題往往會扯到政黨,甚至法務部長本身的人格問題,又或者政府要害死民眾等恐懼洗腦方式又被拿來使用,利用一個毫不相干的”議題”,能夠發揮到如此的效果。
反之,當事情跟自己息息相關,意識就會加入更多價值,當事情真的與自己相關,有實質影響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從自己利益的角度去判斷,也會為了自己找尋更多支持的藉口,例如當台灣要減少停車位的時候,若跟自己息息相關,可能會害自己找不到車位的時候,就會開始就損失的價值開始計較,而若今天規劃車位跟自己無關,新聞卻播報有人罵政府罵翻天的時候,我們大概就只會冷冷的說一句”這個人是不會自己去租車位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