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的提是要加強體競爭力,
而非單純砸錢幫那些找已經被市場淘汰的人想辦法。
我們可以想一想-
如果這是市場的供需法則,
那麼硬要用外力控制,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好像是國家為了保護"雙A"這兩個國產品牌,
所以打出"政府幫你出一萬元"的政策,強迫讓其他廠牌失去價格競爭力,
短時間內能夠增加銷量清理庫存,但長時間而言,過度保護市場的結果就整體競爭力的喪失。
汽機車也是很有趣的現象,
國家用稅負的手段,形成關稅壁壘保護國產車,
原本的立意良好,但最後變成車商有恃無恐,
能偷料就偷、安全配件永遠都差國外一些,
最後的結果就是廠商自己榨自己國民的血汗錢......
我個人也很建議"補貼",
但前提是要補貼在整體競爭力,
而非單純砸錢幫那些找已經被市場淘汰的人想辦法。
-------------------------------------------
為幫助「流浪博士」找到工作、同時提升國內產業界研發水準,
行政院國科會將推出博士後產學合作「57K」方案,
預計明年起補助約200位博士後研究員,月薪至少5萬7千6百元。
昨天立委黃志雄質詢國科會時提到,
學界說台灣留不住高階人才,業界卻指出博士生不符業界需求,
博士失業嚴重,國科會又再花很多預算解決失業問題,豈不很荒謬?
國科會主委李羅權表示,過去台灣的技職體系轉型為大學,
吸收了許多博士班學生,現在該協助博士到進入業界,
因此國科會預計最快在明年初推動「促進博士後研 究員到產業就業方案」,
由國科會補助200名博士後每月3萬元薪水,剩下的薪水則由企業界出,不含勞健保月薪至少5萬7千6百元。
國科會表示,該方案須透過大學教授提出產學合作申請,
博士後可同時在業界及大學從事研發工作,不僅提升國內產業的研發水準,
也幫助博士往企業走。國科會副主委張清風表示,將試辦2年,看成果決定是否續辦。
張清風說,現在每年畢業的博士生約有3700至3800人,
國科會每年會補助約2000位博士每月5萬7600元進行博士後研究,將用這部分的預算辦理「57K」方案,不會排擠其他科研經費。
但立委陳淑慧質疑,國科會辦理就業服務似乎是「越俎代庖」,
就業輔導屬勞委會職責,國科會應提出政策而非用經費補助博士就業。
台大理學院黃姓博士生也覺得該方案對博士後研究「沒幫助」,
若需要博士協助研發的產業,原本就會聘博士生,
政府等於是變相替經營不佳的產業解套,對博士的幫助也只是暫時的,幾年過去,還是得面對就業或申請教職問題。
交大劉姓工學博士也認為沒什麼吸引力,
因為自己的工作待遇比57K「好滿多的」。
他說這個政策就像雙面刃,可能會和當年的大學畢業生「22K」政策一樣,
齊頭式平等讓能力強的人也只能月領5萬7;而業界是否有這麼多博士後研究的需求,也值得商榷。建議國科會詢問各界意見後再提出配套措施。
博士就業緊縮 教部管控名額不再增加
為了增加高階學術研究人才,
國科會推出博士後研究員「57K」計畫,明年起每年補助兩百位博士後研究員,
月薪五萬七千元。教育部表示,目前國內一年畢業三千多位博士,將管控博士生名額不再增加。(陳映竹報導)
繼去年大學畢業生的22k方案後,
國科會研擬推出博士後研究員「57K」計畫,
補助兩百名博士後研究員走進科技業,每月薪資五萬七千元,由國科會和企業各付一半。
事實上,現在博士生就業機會緊縮,
如果單以國內博士畢業生來計算,一年畢業三千多人,
畢業出路八成進入大學、兩成到民間企業,但研發產能卻是八成來自民間、兩成來自大學。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指出,台灣產業結構是中小企業,
企業體能量不足以吸引研發人才,他個人認為,如果同類型的中小企業整合成一個群體,組成研發智庫,或許可以增加聘請博士生的機會。
學非所用的博士就業狀況,越來越普遍,就有太空博士最後轉行賣咖啡,
何卓飛說,的確有人不清楚人生方向,已經要求大學強化大一學生的生涯探索,幫助學生儘早了解性向和能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