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問,如何能被信任?
無論感情或是業務上,我們都希望被對方"相信"
有人說話讓人感覺無可信度,
(先排除這個人每次說謊的可能)
其實就是說這個人說話的內容令人質疑。
要想讓自己說話更有說服力,
就必須先了解人類對於訊息的接收。
人腦對於訊息的判斷,
往往要依賴"邏輯",這也是我們教育所學,
所謂邏輯就是理性思考,我們從小被洗腦教育要"順從理性"(不是感性)
潛移默化下,
我們對於實體化的概念強化,
讓我們習慣"分析"接收到的訊息。
有趣的是,
訊息能夠量化與被分析,
成為是否符合邏輯的意義。
根據研究,
只要在言語或資料中增加"量化後的訊息"
就能夠讓許多隨便被亂掰的資訊被許多人當真。
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故事:
1912年4月15日,世界最大的豪華遊輪「鐵達尼」號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因擦撞冰山而進水沈沒,造成1500多人死亡的悲劇。鐵達尼的船長愛德華‧史密斯在船難時奮不顧身指揮營救,稱船長應與船共存亡而拒絕登上救生船,並和「鐵達尼」號一起沈沒在大西洋。
理應成為海底住客的史密斯船長,卻在80年後重新「浮」上海面。
1991年8月9日,歐洲一個科學海洋考查船在冰島西南387公里處,發現冰山上坐著一名60多歲的男子。他穿著二十世紀初的船長制服,靜靜地吸著煙斗,眺望大海。誰會想到,他就是「鐵達尼」號船長史密斯!
史密斯船長被送上考查船,並立即被送往奧斯陸。在醫院裏,經著名的精神病心理學家喻蘭特博士認真檢查後,認為他生理和心理一切正常。科學考察船的負責人、著名海洋學家艾德蘭博士和病理學家哈蘭特博士在1991年8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向歐洲新聞界宣佈:經英國海事機構的指紋和照片驗證和航海紀錄顯示,救起的這位老人確確實實是史密斯船長。理論上,他應有140多歲了。
這已經證實是個隨便哈拉騙小孩的故事,
但我想大家會感覺很真實,不太像是耍人新聞,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
因為他騙過我們的"邏輯"
使用夠多量化(數字)的資訊,(年代與日期)
姑且不論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歷史並非我們討論的目的。
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夠多的"量化資訊"就能夠增加"可信度"
就算虎爛的訊息都可以被當真,下次被人質詢去哪邊的時候,試試看,
例如我說"我昨天十二點十分在XX路五段上的餐廳喝了碗四十元的湯"
不妨在言語中增加"量化"的數據,可信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