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的好人書中有句話詮釋「信念」非常深刻:
「人永遠都能聰明的為自己的作為找到完美理由!」
事實上,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合理化解釋自己的際遇,每個人的人生經驗截然不同,根本就不可能找出一套完美的成功法則。而這一切的自我認知,都來自於這兩個字:「信念」
大多數時候信念本身是沒有道理的,一旦加上人自己的註解,就會變成「個人認知的真實」
當某人從小被教育「坐公車可以致富」坐公車坐了數十年後真的變成億萬富翁時,就會回過頭來解釋當初的信念,並且告訴後代說:「節儉!這就是成功的秘密!」也許他其實是中頭彩變成富翁的,但世人永遠只想看結果去相信、過程誰真的會去在意呢?
相同的道理,今天誰買了一台車之後人生飛黃騰達,自然也就會告訴其他人都是「車」的功勞,有趣的是,諸如"坐公車、買車、節儉",其實可以任意替換成任何「其他事物」例如"念經、打坐、發神經"甚至於"看A片"也未嘗不可,反正只要當別人「確實見證」你成就斐然,再不科學、瞎扯蛋的事情也照樣會有人信!
當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自然也就能理解什麼雙B、頭又大、長皮夾全都是虛幻的信念,甚至包含「成功不成功」也都一樣辯論下去只會鬼打牆毫無意義。唯一真實的,只有「操控信念」這件事情本身,能夠在現實中,帶給你非常多的「好處」!
最具有可塑性的寄生生物是什麼?是人的想法。人類一個簡單的念頭可以創造城市,一個念頭可以改變世界,重寫一切遊戲規則。(by - 全面啟動)
例如,某歐系名牌想要增加長皮夾的銷售量,於是找了一個日本人瞎掰了一本暢銷書賣到全世界,然後看完這本書的芸芸眾生默默被植入了一個信念,也就是產生「我要去買一個名牌長皮夾!」的行動,最後的結果就是無論書的作者、名牌商都賺到大錢,那才是重點。
同樣的道理,進口車的廠商買了葉佩雯在周刊,就是要植入「不要買國慘車、開雙B才會讓你有錢」的信念,讓千千萬萬的觀眾無意識中被植入了信念的種子,就算現在沒有錢、未來的某一天有錢照樣等到你來消費,當我們把文章轉載,無論你贊成與否,都是在幫廠商「播種」!
相對的,今天也許另外哪個誰寫了文章反駁,說「不要開車才會有錢」也是一樣的效果,照樣能夠植入種子給相對應的觀眾,然後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或好處,無論有形無形。
也許聰明的你會問:成千上萬買皮夾的人最後有沒有成功?因此去買車的人最後究竟有沒有賺大錢?
這個問題就跟「當業務會不會賺錢?」一樣,世界上成功與失敗永遠都有一定的或然率。你真正該問的問題是:你有因此得到好處嗎?如果沒有,這些問題與你何干?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探討。
說到底,信念從來就不等於真理,不過就是「工具的一種」罷了。
一流的人引領信念,二流的人了解信念,三流的人盲從信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