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動鬧時間又來了!
歡迎大家看完一起腦力激盪。
最近剛好碰到兩個外國公司真實發生的經典案例,
原文落落長,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先幫大家整理成一分鐘看完版本。
1 "長期對立的兩個部門"
這是一家像是台灣的"心理諮商"診所,
管理"行政"的主管一直認為執行業務的諮商師部門不守紀律,
例如公司要求打卡上下班、依照流程回報等事項總是被忽略,
以至於行政主管、諮商師主管在同一家公司鬧對立長達十數年。
(行政主管管理公司規章、公司規定、落實行政上的文書流程,
而諮商師那邊就是直接面對個案諮商、算是公司開源的主要來源。)
今天假若你是這個諮商診所的新執行長,
一進來就碰到這個"萬年老問題",
兩邊的大頭都不斷向你抱怨對方,
請問你要如何看待、處理這件事?
2 "有色人種保障專案"
你在一家美國大公司,
傳統以來都只錄用"白人"主管,而因為公司規模越來越大,
無論員工還是客戶都有很多其他膚色、種族混雜,
以至於公司必須得要做些改革,讓"外界觀感"變好,
所以董事會想要制定一個政策"多元人種專案"。
此專案希望用公司預算獎勵、半強迫的方式,
讓各大部門往後都要加入"高階職位有色人種保障專案",
簡而言之,就是要讓每個部門之後強制用一些其他膚色擔任高階職位。
要是你是計畫主管,
要想出好的配套"落實"這個計畫,你該怎麼做?
--------------------------------------------------
表面上這是一個給HR動腦的深奧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思考訓練,
大家不妨暫時擺脫人資那一套理論,運用中觀的思維,
想想看要是你是當事人、或是其顧問,你會怎麼看待、解決這問題。
歡迎大家有任何想法都直接留言討論,
過兩天我也會將我的想法更新上來跟大家分享!
------------------------------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
1.
針對第一個個案,
讓我想到以前分享過的一個"故事",
關於諸葛亮、司馬懿之間的恩怨情仇。
後人分析為什麼司馬懿明明多次可以一舉殲滅孔明,
或是孔明也往往有機會能抓住司馬懿,但兩人都沒有這樣做。
(當然,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小說,一切都只是假設的討論)
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看法,
我認為這個假設非常的精闢,
他說,因為兩人都是聰明人,
比誰都知道"兔死狗烹"的現實,
於是永遠刻意留下一個對手,反而是自保之道,
要是司馬懿真的一舉殺死了孔明,讓曹操統一天下的話,
勢必太平盛世中,朝中老臣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造成威脅的司馬家。
這樣的情況在職場中不也是如此嗎?
不只官場、企業內的職位之間也存在永遠的對立,
例如執法部門、警察機關,要是天下無賊,豈不是會失業?
每個國家的國軍,要是"全人類"都已經沒有戰爭,國軍又該如何?
換句話說,
"對立"創造出非常可怕的雙面依存,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本案中這"長達十幾年"的對立,
對於兩位主管而言、對組織而言,真的是壞事情嗎?
古人云 -
"國無外患、必有內憂",
這句話其實反映在組織裡面,
就是"正常"組織間一定要有鬥爭,
要嘛就是內鬥、要嘛就是往外找尋敵人,
反正不可能不鬥,但若能持續維持一個"恐怖平衡"也未嘗不是好事。
總而言之,
身為管理者,若非做點什麼,
我大概會有兩個選擇:
第一,把這兩人分別、私下叫過來,
跟他說 - 你以為你為什麼在這位子能待十幾年?
首先先感謝你的死對頭吧! 因為他讓你繼續安穩的做這位子那麼久,
要是他哪天掛了,也許你就會是第一個被考慮換掉的位置,
不妨現在開始燒香拜佛,祈禱你的死對頭活的長長久久吧!
第二,
要讓他們倆個放下歧見、開始團結不太可能,
除非出現更大的敵人,這就很像是台灣的現況,
太平盛世,大家自己人打自己人打的可爽,俗稱內耗,
只有一個情況台灣人難得團結起來 - 同仇敵愾的時候,
這時候政府 或媒體就會塑造一個"敵人"出來,例如韓國、菲律賓,
然後幾乎都會看到原本藍綠打個你死我活、或是網路上互戰的鄉民們,
全都為了"可惡的敵人"而瘋狂的攻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是千古鐵律。
假設公司內部又出現一個新的階級,
然後專門定這兩個部門的主管,
此時"敵人的敵人為朋友"心態就會自然產生,
也許會看到原本你死我活的兩個死對頭,暫時聯手,
話說回來,這一個方式大概也沒人會真的採用吧。
2.
先不管HR那些深奧的理論如何說,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共通點",
要在組織中搞"大融合",偉大的"先人"早就玩得很熟了。
歷史上,
為了創造"消除歧見、族群融合"的表象,
其實真實的目的是"更容易鞏固政權、控制國家,
中國古代幾乎每個"外族統治漢人"的朝代,都會來這一套。
以前"歷史課本"中,
似乎都會極力推崇所謂"漢化政策",
記得那時候歷史老師都說,因為漢人的文化很棒,
以至於每當"外族"統治之後,都會深深地受到影響,
然後大力的推行漢化、同時還會讓很多漢人當官、厚待漢人,
更進一步可能還會用鼓勵聯姻、通婚的方式...........
例如清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不只是保障漢人有機會平等當官、不少歷史上知名的高官也是漢人,
甚至連漢人中的"文人"都會被特別重視,成為我們朗朗上口的民間故事。
以上是我們歷史課本的"認知",
事實上究竟是如何呢?
歷代"外族"皇帝為了統治方便,
統治者比任何人都了解"意識形態根本不可能真平等"的人性本質,
然而真假不重要,只要多數庸人、老百姓好管理、不叛變就是王道,
只要能找到一個辦法,能夠創造"讓大眾認為"很平等的幻覺就足夠了。
是故,
這些王朝都設立了"特別虛職",
就是為了創造一個"只要努力考試、機會不分族群"的假象,
若你是漢人、或其他少數民族都好,只要用力熟讀四書五經,
參加國家舉辦的"考試",每年一堆人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當大官、終生有保障。
表面上的歷史,
就算到了現在還有許多人認為這樣很公平,
但從中理解,就會發現這就是"非常聰明的陰謀"。
以清代為例,
對老百姓而言,官位有九品,
當到越大、代表你越厲害、俸祿越多,
就像公務員體系一樣,"等級"越高,直接代表你的薪水越高、福利越好。
對一般人而言,
知道這樣就足夠有參加考試、乖乖讀書的動機了,
而統治者卻在官品制度上動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手腳,
默默的定義某些官為"言官",說穿了就是"虛職",頭銜可能很大,但無實權。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
這樣簡單的邏輯,不是很容易被老百姓戳破嗎?
從現實面來看,這就像是一個"希望",
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變成高官、領高薪俸祿,
也唯獨到了這個層級,才能親身的理解"真實官場"的運作模式,
世人多只會看到那風光的高等階級、漂亮的頭銜,又有多少人能參與其中?
而若你真正爬到這一步,
自己數十年的努力,得到的就算是"虛職",
在這樣的官場中,想必也會自我合理化、乖乖待下去,
就像標準公務員心態一樣,就算每天要你做無聊、重複的工作一輩子,
你又聽過多少領不錯薪水的高等公務員還沒到領退休金的年紀就自願"辭職"呢?
但我們宏觀來看,
創造這些"沒路用"的虛職、還要花國家的薪水,
別說統治者是笨蛋,他們建立了一個"表面上的公平社會",
朝廷中擺著這些漢人(或其他民族)高級官員,塑造給大眾的印象就是共存共榮,
要是哪邊有漢人滋事、對朝廷不滿,也可以動用"同樣是漢人"的官員下去說服,
而對於大眾的意義更加重要,"漢人讀書人"們幻想自己有天也能變成那樣光宗耀祖,
成天甘願背誦一堆無意義的古人著作,想著因而登天,又有多少人會想要叛變呢?
(不可諱言,現在的公務員制度也有其效果,一堆人自願考試"當學生",不會感覺自己失業的焦慮...)
回到本來的題目,
這白人企業為什麼要搞"公平"的表象,
基本上就是因為高層的"歧視"早已非常嚴重,
想要真正去改變這些歧視者的觀念,根本不可能,
但又要兼顧"社會大眾"、"合作企業"與"廣大員工"的觀感,
要讓他們這些老百姓"認為"這家企業是兼容並蓄的、是文化共榮的,
於是如何製造這樣的假象,就是該政策真實的目的。
參考千年來古人的智慧,
也許企業會開始設立一些虛職、養一些薪水高的人當"招牌",
而這個虛職也不用說破,位階、薪水福利一切比照同等的白人,
只是就僅只於"言官",重大決策的時候,"自己人"知道老闆會重視誰的發言就行了。
唯獨制度上幾個地方要注意-
1. 虛職的設置不可"空降",要讓那些人經過重重考驗。
2. 表面上的福利要完整比照同等級的白人,發言權亦然。
3. 公司高層得創造出"和樂融融一家親"的情景。
4. 公司最高層得要完全理解為什麼設置虛職的意義。
5. 高層要安排持續有黑臉來反對公司這個"多元共榮"的政策。
現今許多管理學上的HR理論,
都過度強調"正向"思考的概念,
導致實際上忽略人類千年來不變的人性傾向,
最後我用一句"鋼之煉金術之"的名言來作結-
"人類! 就是一再重複著蠢事、永遠得不到教訓"
與其相信真有理論能完美解決"千百年來人類的問題",
不妨進一步去理解,過去的人到底都是如何維持和平、如何活下去,也許更為有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