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腦袋瓜裡裝的不是你要的思想!

沒思想的人也有其危害性,更容易受別人蠱惑而成為你的敵人!

 

 

 

 

 

 

前幾天,

在FB上看到一位朋友在談"好的國家教育",

於是,情不自禁的跳進去嘴砲、交鋒了一陣,

因為我個人以為,在"統治者"的立場上,管你是信奉哪種"主義",

資本主義如美國、共產國家也好,甚至帝王、極權與宗教國家也是一樣的,

千百年來無論哪一種人類社會型態,"教育"的終極目標,表面上是"啟迪民智",

實際上,都被統治者加入了"便於控制"的機制,且與時俱進,也就是所謂"愚民政策"。

 

換句話說,

古代帝王不讓多數人讀書是"愚民",

讓人民相信"君王就是神、神代表一切"也是愚民,

甚至現在雖然識字率100%的已開發國家,

國民基礎教育卻一樣隱含了"愚民"的意義,你相信嗎?

 

當然跟我拌嘴的朋友是打死不信的,

他認為人類社會不斷朝向"自主思考、意識自由"的方向前進,

跟我認為"千百年來,科技進步、人本質不變,只是統治方式因地制宜做調整"的認知對立。

 

話說回來,

也許很多事情沒有"真理"可言,

立場不同,想法也隨之不同、腦中的"真理"也全然不同。

 

最後是這場辯論讓我額外的收穫,

找到一篇文章,寫得很不錯,跟大家分享。

 

 

 

 

-----------------------------------

 

 

套用“模式”說愚民
 
    “模式”一詞近年成為中國人的流行用詞,諸如重慶模式呀,中國模式呀,求愛模式呀,做愛模式呀,太監拉尿模式呀,等等等等,總之五花八門的事都可以模式一番。老夫這裡也套用模式來說說愚民.
 
愚民有三種模式
 
     人類歷史上的愚民策略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秦始皇模式,第二種是漢武帝模式,第三種是希特勒模式。此三人都是歷史巨人,他們最偉大的成就就在於創建了各具特色的愚民模式,奠定了他們各自在歷史上的地位。
 
     秦始皇的愚民模式是:焚書坑儒。不容許思想存在,把所有有思想的人都殺掉,留下沒有思想的人。也就是說,民眾只可以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不能有思想活著,至少不能暴露出有思想。
     漢武帝的愚民模式是:獨尊儒術。只容許一種思想存在,但也容許沒有思想的人活著。 也就是說,民眾可以選擇有思想活著,也可以選擇沒有思想活著。假如選擇有思想活著,就必須選擇孔孟之道。
    希特勒的愚民模式是:洗腦灌腦。只容許一種思想存在,而且不容許沒有思想的人活著。也就是說,民眾也只有一種選擇,假如你想活著,就必須選擇希特勒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思想。
 
三種模式各具特色
 
     顯然,秦大人模式與希大人模式,都只有一種選擇,所不同的是:秦大人只容許民眾選擇沒有思想活著,而希大人則只容許民眾選擇他的思想活著。所以秦始皇時代,你就不能讓孩子識字;而希特勒時代,你就必須送孩子去讀書,只能讀希大人的書,而且必須讀希大人的書。長大後只能有希特勒思想,而且必須有希特勒思想。用納粹宣傳部長的話來說就是:用希特勒思想武裝全國人民。也就是讓希特勒思想佔領全國人民的頭腦,沒裝入希特勒思想的腦袋要敲開,裝有其他思想的腦袋要砸爛。
     這麼說來,漢大人的模式顯得相對寬容些,民眾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有思想活著,也可以選擇沒有思想活著。假如選擇有思想活著,就必須選擇漢大人指定的思想,那就是儒家思想。可漢大人的模式比起希大人的模式,就略遜一籌了。
    漢大人用別人的思想灌洗別人的頭腦,希大人則用他自己的思想灌洗別人的頭腦;漢大人要民眾當孔孟之道的信徒,希大人要民眾當他個人的信徒。漢大人讓孔老二當死神;希大人讓自己當活神。高低貴賤,立竿見影。
 
三種模式之精髓
 
    毫無疑問,此三人都是歷史的巨人,假如拋開人類文明的理念,他們都可以說是偉人。他們要推行愚民策略,是因為他們都看到了思想的特質。而他們的愚民模式不同,則是因為他們看問題的能力不同。
    秦大人只看到思想的危害性;漢大人即看到思想的危害性,也看到思想的積極性;希大人不僅看到思想的危害性與積極性,而且還看到思想的兩面性可以互相轉化。顯然是希大人看問題最透徹,所以他能把思想的能動性發揮到極致。
 
     秦大人鐵腕治軍,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一統江山當上了中國的始皇帝,他要把他的皇帝寶座傳給他的子孫後代乃至萬萬代,他不得不未雨綢繆處心 積慮。他臥在龍床上抱著他心愛的媚媚思前想後,發覺自己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就因為他自小就有當皇帝的思想。將心比心,天底下不知道有多少聰明的人也想皇 帝,假如那些聰明的人要來搶奪皇帝寶座,那他的子孫後代不是很危險?所以他痛下狠心焚書坑儒,要把有思想的人通通殺掉,留下沒有思想的人活著,傻傻的活 著,他的皇帝寶座就固若金湯了。
 
    漢大人顯 然是從秦大人的失敗中領悟到:天下有思想的人是殺不完的。人會偽裝,越是聰明的人越會偽裝,越有思想的人越會偽裝沒有思想,反而是那些半傻不傻的人會爭出 風頭表現自己有思想,就好比閒人維傑這一類人。所以秦大人殺掉的往往只是半傻不傻的人,真正有思想的人並不會被殺掉,陳勝吳廣就是最好的樣板。 漢大人從秦大人的失敗中看出了思想的另一面,所以要開放出一條通道,讓聰明的人選擇一種思想來求功名。他看中了孔孟之道可以馴服人性野性的一面,實質上是看出了思想積極性的一面。沒有思想的人傻傻的,也往往是野蠻的,用孔孟之道把野性馴服成順從,對規範人的行為,維持社會秩序具有積極的意義,這就是思想的積極性。


    然而,漢大人的愚民模式還是有不 足的一面,他只看到聰明人對他構成的威脅,以為只需把聰明人的思想框住就萬事大吉了。至於底層那些傻傻的人,便由他們自生自滅。所以漢大人不搞什麼普及教 育,底下傻傻的人讀不讀書,他就不理了。他只在乎皇親國戚社會精英,他認為只需要把精英培養成為孔孟之道的信徒,自然就成為王朝大統的衛道士了。他的思維 局限了他,他看到了思想壞的一面,也看到了思想好的一面,卻沒能領悟到可以把壞的一面轉化為好的一面。所以他沒有想到自己創造出一種思想武裝全國人民。
    漢大人顯然沒有讀過辯證法,辯證法大師黑格爾比他晚生一千多年。這麼說來,希特勒就比他幸運多了,希大人比黑夫子晚生一百年,而且又是老鄉,希大人肯定學會了辯證法。
 
    希大人通過辯證法看到了思想的能動性,有思想的人比沒有思想的人,能迸發出更大的能量,一個人接受了一種思想並把這種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就會表現出更強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及創造性。
     沒有那種思想的人只會被動執行,有了那種思想的人就會主動執行,並能創造性地把執行發揮到極致,登峰造極。所以有思想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腦袋瓜裡裝的不是你要的思想。沒有思想的人也不是沒有危害性,沒有思想的人容易受別人蠱惑而成為你的敵人。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把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換上他希特勒的思想,那就會產生出無比巨大的力量,他希特勒思想就成為天下無敵戰無不勝的思想了。
 
希特勒把思想玩到極致
 
     秦大人不容許有思想的人活著,可實際上有思想的人還是存在,等到他兩腿一伸,那有思想的人就反了;漢大人選定孔孟之道作為精英的思想,可也放任底下的人沒有思想傻傻地活著;希大人的天才就在於他能自己創造出一種思想,強制把這種思想灌進他治下的所有人的頭腦裡,而成為他希特勒的信徒,成為他希特勒思想的戰士,為他衝鋒陷陣,挺身炸碉堡,撲身堵槍眼,萬死不辭。
 
    顯然,秦大人的愚民模式屬於“滅火式”,見到思想火苗就撲滅;漢大人的愚民模式屬於“誘導式”,你選擇了孔孟之道作為自己的思想,他就許諾給你官做;希大人的愚民模式屬於“轉化式”,要把他治下的臣民都轉化為他希特勒的信徒。毫無疑問,希大人最高明。
 
     秦大人的愚民模式最簡單,一個字就是殺。 漢大人的愚民模式略為複雜點,兩個字是又拉又殺。 希大人的愚民模式則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可以大致概括為三步曲:第一步是由教育部長推動普及教育,第二步是由宣傳部長實施洗腦灌腦,第三步是交党衛軍考核驗收。 所以在希特勒時代,政府大力推廣普及教育,強制孩子去讀書,孩子不再是屬於你家的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一定要放在希特勒思想的陽光雨露下成長。希特勒時代所有的學校都歸党衛軍管,所有的學校都是党書記說了算。 在學校裡只能讀希主席的書,而且必然讀希主席的書,年年讀,月月讀,天天讀。 夜以繼日地洗腦灌腦,幾年下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成了希主席的好學生,在党衛軍的旗幟下宣誓:讀希主席的書,聽希主席的話,照希主席的指示辦事,做希主席的好戰士。
     當然,最關鍵的一步是交党衛軍考核驗收,党衛軍指著黑板說:偉大領袖希主席教導我們說:黑板是白的。然後指著黑板逐一考問學生,凡是回答黑板是白的,就算是及格;假如能加上一句:黑板的白是雪白的,那就是優等生;假 如回答黑板是黑的,那就是廢品了,需交党衛軍回收處理。在教育部宣傳部党衛軍的通力合作下,愚民教育收到出奇的效果,千千萬萬的德國人用希特勒思想武裝起 來,自覺成為希特勒思想的信徒,成為希特勒思想的戰士,以戰爭為榮,以殺人為榮。因此希特勒思想成為天下無敵戰無不勝的思想,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國家把世界 攪得天昏地暗,毀滅了幾千萬的生命。
    希大人的天才就是創造出這種“洗腦灌腦”的愚民模式,讓他身後的那些野心家陰謀家獨夫民賊有了現成的最佳的愚民範本而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也讓那些原本傻傻的人享受到思想的淫威而對思想的主宰者頂禮膜拜。

 

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0ff3c0102edfh.html

 

---------------------------------------

 

arrow
arrow

    gn001167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