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 799 人民幣的紅米,
讓HTC的王雪紅總決定放棄做手機了,現已經公開標價要出售!
小米天生就是一個攪局者,從最初的小米1代開始,
到前幾天的紅米手機,依靠著價格攻勢,攪動著市場的神經。
在這裡,「攪局者」是一個中性的詞彙。
而小米在高調營銷的同時,
也沒有刻意地去和同類廠商進行對比。
紅米手機不到台幣4000元的價位猶如炸彈,
再一次讓手機市場震動了一次。
但是,與小米官方的態度不同,
自稱「微電子產業的旁觀者,超過18 年的觀察與思考」,
微博認證為《國際電子商情》《電子工程專輯》《電子系統設計》
首席分析師的孫昌旭女士則發了一條讓業界震驚的微博,
宣稱,可能是因為紅米手機的原因,HTC 要被出售了。
紅米手機是壓垮 HTC 的最後一根稻草?
--------------------------------------------------
版主案:
想起之前跟我們集團董事長一起去某公司提案,
她的說法讓我印象深刻,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
記得她是這樣說的-
"我們公司跟奧美比起來有兩大優勢-
同樣做類似的活動,一則我們行政成本低,可以直接強化在服務內容上;
二則我們的創意團隊更加靈活,不會受到企業體制的束縛,特殊手段可使用自如..."
基本上以上兩點都是"實話"一點都沒唬爛,
然而如果換個方式來說,大家看看會有啥不同呢?
"我們是廣告公司,
我們成本低、可提供業主更多服務,
然後我們的團隊很靈活、有創意,可以做到很多...."
兩者給人的感受天差地遠,
就算只是很基礎的"對比",也很容易產生正面的印象,
而"品牌"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信念的變體,
你若喜歡小米,小米手機就是一種驕傲、就是一種精神、甚至是神,
你喜歡蘋果,其他手機自然都不是手機、都不潮、只有蘋果可以是流行的代表。
端看現在小米的操作方式,
貌似前幾年"三星"也有玩過,
當年三星品牌形象雖然壓根兒差蘋果還有一段距離,
但人家韓國人還是很"自我感覺良好"的直接指著蘋果"吠",
想當年這類似廣告被"果粉"們酸到不行,而今天三星已經登上霸主地位。
原文-
意識行銷: 三星打蘋果 - 高超的意識操作
就某個角度而言,
在"競爭極端強烈"的對岸市場,
"有效最重要"的思維絕對會漸漸超越儒家的中庸之道,
管他是韓國人使用過的老招,只要有效就是好辦法,
就算一開始肯定又會被許多人"酸",但那又如何呢?
有人喜歡就有人討厭,
"意識形態"本身就是一體兩面,
要是沒辦法同時創造"很多人喜歡跟討厭",那品牌就不可能形成信仰,
貌似這也是HTC最大的問題,好像在做一台電腦、主打CP值,但不是信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