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過:「畢業進入職場得讓自己從零開始」
有沒有人質疑過,為什麼不能從60分開始呢?
之前在FB上有一篇很不錯的文章「為什麼在台灣的創業少有原創性概念?」,裡面提到為什麼這十年來當國外(尤其歐美)的新創公司正在徹底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的習慣,而台灣這數年來卻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
當然這邊不是說大家都沒有變老,而是產業界的整個生態幾乎沒有太幅度的變動,十年前的第一線老企業家如今還是「老當益壯」,還有辦法撐去的傳統產業也是照老樣子繼續撐,如果要說改變,大概就是今天人人手上都拿著APPLE與GOOGLE兩個系統打為對台的智慧型手機,成為所謂「低頭族」,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美國馬克30歲以前完成的FB社交APP、或是日韓通訊軟體最夯的LINE。
該文章裡面提到一段值得思考的反思: 台灣只能當跟隨者(Follower)嗎?
作者認為,台灣青年的創新能量極強,但我們教育背後本質上是嚴重的饋乏下列五點基本能力:
1 對議題的深度認知
2 教育框架
3 哲學思考
4 設計思考
5 跨領域學習與合作
有另外一位老朋友對此發表了不同的見解,他是這樣說的: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成功的企業,他們最初成功的原因都並不是『新創』,而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太多文章都在告訴你『新創』跟『創新』的重要性,但實際上把一件真的有需要的事情做到極致,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這也可以運用在一些觀察。譬如說,台灣人的習慣,就當一家店把一個產品做紅了之後,接下來附近就會跟著賣相同的商品。但是要怎麼辨別那一家才是『原始店』呢?很簡單,大多數時間你去找品項數最少的那家就對了。
這個理論發生在許多各地的名產上,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宜蘭的超薄牛舌餅,據我個人所知,第一家似乎應該是『老元香』(因為已經傳了五代,所以有些分支),我所知最老的那家店,就只有蜂蜜、芝麻、椰子、海苔、黑胡椒這五種口味。但是後進者如奕X軒之類的,就會有很多很『特別』的口味,什麼起司啊,然後還要變化出什麼『牛尾巴』啊。當然各自有各自的市場啦!
以上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也許真的值得我們七、八年級的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我們到底在學校裡面經歷了什麼樣的學習、高等教育給予我們怎樣的「思維」呢?
國中的時候,導師說:
「不要想太多,要玩社團、要跟異性相處、要確定自我性向...全都等你考上高中以後再說,現在就專心準備高中入學考,其他不要想!」
上了高中,導師說:
「高中短短三年太短暫,別學人家想著玩、玩不出名堂的,要玩社團大學一堆等著你、要交女友拜託等你成年20歲以後再說、至於要選科系等你真能考上那個科系再說,專心準備大學考試才是當務之急!」
終於上了大學,老師說:
「第一類組的科系就是要考證照和國家考試,沒考上你就什麼都沒有,國立大學都是大一就開始去外面找補習、周末都開始惡補,如果你還想等大三大四再來衝刺,那你就落後人家兩年,別想著玩四年,至於交女朋友這種事情我覺得你們不要太熱衷,我看到很多大學交往甜甜蜜蜜的畢業後照樣很快分手,一點都不實際的。 重點還是不趕緊補習畢業就是你失業的日子............」
所謂「把一件事做好」,出社會以前我們接收到的命令、都只在乎「把書讀好、考試考好、研究做好、把老師的交代完成」,忽略了對於「人類社會」而言,現實市場中的基本供需法則才是一切的根本,當我們畢業後出了社會開始工作,才開始接觸這樣的思考方式,卻也已經遲了好多年,就像大學老師說過的「進入職場得讓自己從零開始」
你是否質疑過,為什麼不是從60分開始呢?難道在學校都在浪費生命?
面對我們這一代的現實,對於什麼深度思考、獨立思維、跨領域、多元經驗的過程反而是『幾乎不可能在正常的學習生涯中達成』的經歷,但這也代表另外一個重要的意義,當這個時代多數同儕都如此的時候,只要你自己有辦法讓個人擁有這五項能力中的幾項,當然就比別人更有機會成為未來的「搶手貨」。
然而,這其中最困難的並不是怎麼學、怎麼做,而是如何用渺小的自我,去對抗整個成長環境的大眾思維,勇敢背負起他人的眼光,跨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那一步,讓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被追隨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