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出疑問-
"如果我真的就只是不想往上爬、不想當強者,
認為現狀就不錯、想維持現狀難道就是懶惰嗎?"
看到網友分享了以下這四個概念,
我認為非常有意思-
真材實料+有手段=精明
空乏無實+有手段=虛偽
真材實料+無手段=懶
空乏無實+無手段=魯蛇
真材實料+有手段=精明
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當然也相對少見,畢竟這世界的成功者本來就少。
如同美國最強的實體通路,投入網路就未必也是第一,
而最強大的線上購物網站,發展實體通路的時候往往也不太成功。
然而,不要說一定得拚第一的話,
所謂的真材實料,通常就是產品好、或是"有效果",
至少不會一下子就被踢爆是詐騙、或是買一次就拒絕往來,
諸如蘋果電腦就是典範,產品吸引人、品質好之外,行銷也是數一數二。
對"個人專業能力"而言,
真材實料大概是說工作能力強、具有市場價值。
應用到感情市場也是如此,
一個事業有能的好男人,
又有實力、又有金錢,當然能抱得美人歸。
如果已經有了好的產品,
那"推銷、包裝的手段"就會相輔相成,
魚幫水、水幫魚,有機會長期經營、越做越好,
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本質與手段之間的相互配合的結果。
空乏無實+有手段=虛偽
"達成目標"不只有一種方法,
畢竟"價值"可能被人任意扭曲。
世界上很多產品其實沒太多"內涵"
或是說本來就只是俗稱"速食消費產品",
非必需品、賺的是時機財、趁流行的時候多賣多賺罷了。
然而所謂的"時機、流行",也需要有心人操作、創造才會出來,
而這些人性的操作,就是所謂的"手段",如果沒這些手段,也賺不到錢。
這是最有"爭議"的問題,
明明很爛的商品、或很爛的人,
透過各種方式包裝而獲得利益,算不算"詐欺"呢?
最常看到的像是-
外表又醜又爛又沒錢的爛咖,卻能把到正妹;
在國外根本沒人排隊的垃圾食物,來台開店卻能排隊好幾條街;
化學合成的碳酸飲料明明傷身、熱量又高,卻能做到世界前三大品牌;
靠張一嘴唬爛天下的邪教傳教人,竟然也能讓一堆信徒甘願獻上財與色,
當然也包括滿口天花亂墜的業務、騙子、老鼠會、吸金詐騙等,每天都在發生。
你這是惡劣、虛偽,
這些形容詞我完全同意,
然而這世界總是殘酷現實且成王敗寇,
總而言之人家就是成功的達到某些目的,只要不犯法誰也拿他沒轍。
在罵這些人之餘,也許我們更該去理解,
他們"背後"對於手段上的努力程度,可能超乎你想像,
這也不失為另外一種現實底下培養出來的"生存之道"。
真材實料+無手段=懶
很多店家老闆都說過同一句話-
"我的產品很好,但就是消費者瞎了眼! 才會賣不好!"
"我家的東西才是品質好的,只是因為對手出奧步,不然才不會有生意勒!"
台灣社會底下這癥結非常嚴重,
就像我在這篇文章中所述-年輕人! 會低薪是因為你根本不懂"人性"!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華人思想是 "一定要有真實力",相信大家都背誦過這一篇-
座右銘 東漢 崔瑗
無 道 人 之 短 , 無 說 己 之 長 。
施 人 慎 勿 念 , 受 施 慎 勿 忘 。
世 譽 不 足 慕 , 惟 仁 為 紀 綱 。
隱 心 而 後 動 , 謗 議 庸 何 傷 ?
無 使 名 過 實 , 守 愚 聖 所 臧 。
在 涅 貴 不 緇 , 曖 曖 內 含 光 。
柔 弱 生 之 徒 , 老 氏 誡 剛 強 。
行 行 鄙 夫 介 , 悠 悠 故 難 量 。
慎 言 節 飲 食 , 知 足 勝 不 祥 。
行 之 苟 有 恆 , 久 久 自 芬 芳 。
翻譯
千萬不要議論人家的短處,不要誇說自己的優點。
施恩惠給別人,千萬不要記在心裡;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可忘記。
世俗的虛名,不值得羨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
做任何事情前,心裡覺得安適,覺得不慚愧,然後才去做,別人的毀謗中傷那有什麼妨害呢?
不要使虛名超過實質,不炫耀才華,不賣弄聰明,這才是聖人所稱道的。
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濁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只求內在充實,不求表面的虛榮。
柔弱者因為具有韌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適於生存的一類。
老子以為剛強容易折毀,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剛強為戒。
見識淺薄的人,老想表現出剛強的樣子,待人處世,惟有閒靜不與人爭,他的成功才會不可限量。
說話要謹慎,飲食要節制,一個人知道滿足而不貪求無厭,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情發生。
如果照著這個座右銘,持之以恆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後,才德自然會發出光輝來,有如花香的四處散播。
這是非常典型的華人思維,
而其中"曖曖內含光、久久自芬芳"更深植我們的潛意識,
不斷的試圖傳達出,把自己做好、管好自己,才會成功的概念。
然而理想始終跟現實有所差異,
現代由於網路和媒體的發達、外加國際化與科技的發展,
人腦早已被電子產品訓練為"注意力越來越低落"的生物,
尤其我們年輕人這一代、和"網路原住民"的下一代,這現象更為明顯、影響深遠。
現在你不主動創造出"注意力"的話,
根本連被關注都難,更別說你的東西"品質多好、多好吃"
GOOGLE讓祕密越來越沒有價值,再好吃的東西、秘方很快就被模仿,
更別說在這個大家吃慣化學原料口味的台灣市場,任何口味都能被"調和"出來。
更別提什麼"慢慢經營哲學"
想花個幾年來打市場、累積口碑,
在這店租、稅金、成本和通膨都嚴重的大環境下,
除非你是富二代、或是錢太多故意亂燒,否則根本不堪虧損很快就倒閉了。
這個問題也發生在每一個"求職者"身上,
很多人以為讀完大學四年,就能獲得專業知識,
但卻忘記所謂"專業技能"現在一堆補習班都有開課。
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
多的是大學語文系出來的學生不會"說英文",不如補習班受訓幾個月的。
也很多資工系、資管科系的學生出來連程式語言或做個網站都完全不會,不如電腦補習班。
之前還看過網友提到,
"如果我真的就只是不想往上爬、不想當強者,
認為現狀就不錯、想維持現狀難道就是懶惰嗎?"
就算你真的很努力讀書和補習,例如補電腦,
你也順利的找到工作、暫時獲得能糊口的薪水,
然而科技的腳步進展太快,五年前的技術到今年已經快成骨董,
甚至是十多年前世界"市占率"最高的手機公司,至今都已經快變成水餃。
更甭提美國狂印鈔票導致通貨膨脹的全球恐怖影響,
外加期貨市場中的掮客,導致原物料價格也不斷上揚,
還不包含台灣總體房價越來越貴、銀行利息越來越低、競爭者越來越多......
簡而言之,現實就是,
任何人只要沒有不斷往上爬、學習更多知識和能力,
未來被這個社會"淘汰"的機率會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快。
如果你有真材實料,
學"手段"能幫你長久存活,
如果你連真材實料都完全沒有,
那唯一的成功之路除了學習外,就真的只剩靠"手段"了。
空乏無實+無手段=魯蛇
上次聽另外一位老闆說面試新人時的趣聞。
當時來一個研究所畢業的年輕女生要應徵業務,
他一來就直接開三萬元起薪,老闆問他為什麼他自認為有這價值。
女生說"因為我有國立大學碩士畢業啊! 我學長姐說這是合理薪資!"
老闆覺得很有趣,跟著問,"那我希望你一個月能賣出超過三萬的產品你做得到嗎?"
女生面有難色的說"我沒有實際銷售經驗不確定,我主要是希望找固定薪水的工作而已。
老闆說"我花錢請你來上班,如果你不能產生更大的產值,那我不是虧錢嗎?"
女生說"因為我有上班,就算沒賣出產品,我確實付出努力與時間,就應該得到回報啊!"
想當然面試不歡而散,
據說這女生之後的幾天,
瘋狂在個人臉書上"不具名"的攻擊這位老闆,
說現在的業主真是機車、只想省錢、想壓榨員工云云。
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是,
不少人自我感覺自己有"真材實料"很值錢,
所以不斷的抱怨為什麼老闆、政府不給自己更多錢,
事實上自己根本沒有市場價值,頂多就是賣時間而已,一小時一百都嫌多。
偏偏這些人根本不會自我包裝、連靠"騙"過第一關都不可能,
既然無法產生價值被重視、又沒有旁門左道可以達成目的,
當然就很容易成為俗稱"魯蛇",剩下靠著抱怨、自我合理來過活一途,
如很多曠男外表就是阿宅,要錢沒錢、也不太會說話,卻仍妄想得到正妹的青睞一樣不可能,
最後當然就只能在網路上、社群上不斷罵女人公主病、女人瞎了眼,最終仍沒有任何改變一樣。
總結而論,最好就是兩方面同時進步,
讓自己能為又有料、又有手段實力派。
專業能力不斷提升、經驗不斷累積,
同時也能追求包裝、理解人性,當然競爭力也會大增。